首页 > 历史军事 > 大明:开局革职,我教朱棣屠龙术 > 第69章

第69章 (1/4)

目录

这张脉络清晰、层次分明的树状图呈现后,无论是朱元璋、马皇后,还是太子朱标及诸皇子朱樉、朱棡、朱棣等人,都对国家财政收支体系有了系统认知。

当他们以此框架重新审视户部文书时,原本繁杂的田赋、商税、盐铁专营及地方贡赋等数据突然变得条理分明——此前这些杂乱无章的奏章常令他们头晕目眩,往往只能看懂户部最终呈报的岁入总额。

......

讲台侧畔,燕长倾展示板书的同时,目光扫过朱元璋与诸位皇子,平静陈述道:

“正如黑板所示,国家的财政体系主要由财政收入与财政支出两大板块构成。”

“一个健全、科学且高效的财政体系,其核心在于预算规划!!!”

“何谓预算规划?!”

“即对国家未来一年各项收入进行合理预估!”

“唯有对全年收入作出基本测算,才能据此制定来年各项事务的支出计划!!”

“同理,唯有明确国家预算收入与支出,方能精准把控当年大明通行宝钞的发行量,避免滥发超发,杜绝恶性通货膨胀!!!”

朱元璋与太子朱标、朱樉、朱棡、朱棣等皇子听闻此言,眼中精光乍现,无不对燕长倾提出的预算规划理念暗自称绝。

【若能掌握国家预算收支,便可精准调控宝钞发行量!】

【从此无需被动观察百姓手中宝钞的购买力,来判断通胀或通缩。】

【这才是从根源遏制通胀的良策。】

……

见朱元璋及众皇子面露恍然之色,燕长倾唇角微扬,似笑非笑地问道:

“如此预算规划,大明朝廷,或者说户部,可曾施行过?!”

此言一出,朱元璋与朱标、朱樉、朱棡、朱棣等人顿时语塞。

大明户部可有这般预算规划?!

绝无可能!

与燕长倾熟知的现代财政部不同,大明户部本质上仅是会计与执行机构,而非财政决策与预算部门!

朝廷从未系统规划财政开支,仅机械沿袭旧制。

例如,朱元璋钦定的“两千七百万石”田赋总额,被奉为铁律。

户部首要职责便是年年如数征收此额,再按定额层层分配。

其间无论地方实情如何变动,两千七百万石之数永不更易。

更荒谬的是,无论国库实际开支几何,此定额始终雷打不动。

譬如漕运年年固定南粮北调四百万石至应天府,从无变通。

无论京城国库中的粮食是否堆积如山乃至腐烂,也不论漕运堵塞是否让朝廷耗费远超粮食价值的运输成本。

那四百万石漕粮必须从两千七百万石的总岁入中运抵京城!

然而,这两千七百万石的总岁入已非“预算收入”,而是“定额收入”!

同样,大明在支出方面也缺乏预算规划。

各部门不会提前向户部或天子申报所需开支,往往事到临头才上奏或直接向天子请款。

随后,户部便与该部门争论,若能说服天子或驳回请求,这笔钱便可省下。

若其他朝臣或天子认为开支合理,户部辩驳失败,便只能拨款。

一年之中,此类情况层出不穷!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