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3/3)
同理,欲成新圣……
须得万儒俯首!
强如董仲舒开儒术盛世,程朱立理学新派,尚且未能封圣。
燕长倾凭什么?
自儒家五圣之后,千载光阴流转,世间再未诞生新的圣人。
而今燕长倾竟欲证道成圣?!
这比登临九五至尊之位更为艰难!
千年岁月更迭, 之位数易其主,儒家圣人却始终仅有五位。
但想到燕长倾超脱食色财权,又深谙《屠龙技》真谛,朱橚忽觉此人若真能践行此道——
如何当不得圣人之名?!
【若先生真能封圣,该以何为圣号?】
【既以《屠龙技》立圣基,莫非称屠圣?或曰龙圣?】
朱橚思绪纷飞之际,太子朱标同样心潮翻涌。众皇子中,他受儒家教化最深,若当世真出圣人,对他的冲击最为剧烈。
【然先生所求,恐非儒家圣位。】
朱标清楚记得燕长倾曾言不喜儒学。
是与不是,日久自明。
太子收回远眺的目光,转向朱橚道:五弟,借为兄誊抄笔记。
他需将今日《屠龙技》其余皇子闻言纷纷附和:老五,我也要抄录。
“老五,还有我!”
“五弟,我也麻烦你了。”
……
教室内,燕长倾离开后,为保密起见,太子朱标、朱樉、朱棡、朱棣等皇子便以周王朱橚最初抄录的笔记为底本,各自誊写起来。
自午时至未时,从上午到下午,太子朱标、朱樉、朱棡、朱棣等人滴水未进,粒米未沾。待众人抄录完毕,又反复核对数遍,确认与燕长倾所言一字不差后,方才搁笔。
就在朱樉、朱棡、朱棣等人以为今日之事已了,准备各自回府时,太子朱标却先一步走到门前,将门扇轻轻掩上半边。
众皇子见状,皆露疑惑之色,不知朱标此举何意,但仍纷纷坐回原位,静候其下文。
暗室中的朱元璋目睹此景,眼中亦闪过一丝不解。此前趁众皇子抄录《屠龙技》时,他已用过午膳。因见众人尚未完成,加之听完《屠龙技·第一核心之【权】》前【标儿此举何意?】
朱元璋暗自思忖,目光透过窥孔紧锁朱标身影。
教室内,朱标立于讲台前,目光扫过六位弟弟,尤其在秦王朱樉、晋王朱棡身上停留片刻。
对朱棣、朱橚、朱桢等弟弟而言,他是“长兄如父”;但对朱樉、朱棡而言,他仅是“长兄如兄”。
他生于龙凤元年,年二十四;朱樉生于龙凤二年,年二十三,与他仅差一岁;朱棡生于龙凤四年,年二十一,与他相差三岁。
在众多弟弟中,朱标真正视为手足兄弟而非半子的,唯有秦王朱樉和晋王朱棡二人。
当年朱樉出生时,朱标不过周岁;待朱棡降世,朱标也仅四岁稚龄。彼时年幼的朱标尚不知如何照料他人,在他摸索着照顾自己的同时,朱樉、朱棡也在跌跌撞撞地学着自立。
待到朱标终于有余力照拂弟弟们时,朱樉、朱棡早已练就了 生存的本事。那时正值朱元璋逐鹿天下之际,即便贵为皇子,他们也不曾享受多少优待,反而随军辗转四方,甚至常在尸山血海中摸爬滚打。
特别是陈友谅、张士诚东西合围应天之时,朝野上下都为战事焦头烂额,更无人顾及这几个孩子。那段艰难岁月里,正是朱标、朱樉、朱棡三兄弟相互扶持才熬过来的。他们之间既有长兄的照拂,也有弟弟们的帮衬,彼此的关系更似平等的伙伴。
- 与嫂子合租,她的秘密藏不住了连载
- 致命伤.连载
- 华娱:三代从导,你跟我比资历?连载
- 国运:婚配对象全是萝莉连载
- 结婚后,残疾大佬站起来了连载
- 华娱之软饭王连载
- 众卿跪地求侍寝?陛下凶狠却撩人连载
- 综漫之幻想萝莉连载
- 斗罗:我的写轮眼不太正经连载
- 星穹列车的诸天旅行连载
- 道侣黑化我能不断变强连载
- 武神:从攒经验值开始无敌连载
- 帝台春色连载
- 三国:被刘备赶走,我截胡孙尚香连载
- 禁庭娇连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