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郑渠连杵 (1/2)
吕不韦最终默许了“技予秦,不屠城”的约定。司空马带回的消息和那雨夜河滩上的六个泥字,让他看到了这只“妖猫”深不可测的力量和潜在的巨大价值,也看到了约束其力量的可能。踏张弩和标准化生产被列为最高机密,全力推行。而“玄圭”在华阳宫的地位,变得更加微妙而超然,如同一个活着的禁忌符号。
司通暂时收敛了“墨科”的活动,将精力转向另一个关乎秦国根基,也关乎无数黎民苍生的领域——水利与农业。
此时,一项宏大的水利工程正在秦国腹地如火如荼地进行——郑国渠。这条由韩国水工郑国主持修建、意图“疲秦”却最终被秦国识破并反利用的超级水渠,旨在引泾河水灌溉关中平原北部广袤的盐碱荒地,变“斥卤”为“沃野”。一旦功成,将为秦国统一天下提供取之不尽的粮草保障。
然而,巨大的工程量带来了难以想象的困难。其中,最耗费人力、拖慢进度的环节之一,便是渠岸和关键分水堰(如“瓠口”)的夯土工程。数以万计的刑徒和征发来的民夫,喊着震天的号子,用最原始的木杵和石夯,一下下地锤击着松散的黄土,使其变得坚硬如石,足以抵御湍急的水流。效率极其低下,民夫在监工的皮鞭下日夜劳作,如同蝼蚁,累死、病死、被塌方压死者不计其数。
司通随华阳夫人前往郑国渠工地“巡视”(实则是吕不韦授意,试探其对水利工程的态度)。它蹲在华阳夫人华丽的轩车旁,金色的瞳孔冷漠地扫视着这宏大而残酷的画卷。
烈日当空,尘土飞扬。宽阔的渠沟底部,黑压压的人群如同蠕动的蚁群。他们分成无数小队,每队十数人,合力抬起一根需要数人合抱的巨木(夯杵),在监工嘶哑的号令下,喊着单调而沉重的号子:
“嘿——哟!嘿——哟!”
巨木被高高抬起,然后凭借重力狠狠砸向地面!
“咚!!!”
沉闷的巨响伴随着大地的震颤,松散的黄土被砸实一小片。汗水如同小溪般在他们黝黑的脊背上流淌,混合着泥土,结成厚厚的泥痂。许多人眼神麻木,动作机械,如同被抽走了灵魂的躯壳。空气中弥漫着汗臭、尘土和绝望的气息。
“太慢了…”司通心中叹息。它看到不远处的泾河,水流湍急,蕴含着巨大的动能,却被白白浪费。一个利用水力代替人力的构想瞬间成型。
当晚,它避开华阳夫人随行人员的耳目,悄然潜入工地附近负责管理工具的简陋工棚。找到一块废弃的木板和烧过的木炭。它开始画图。
第一幅:水轮。巨大的立式木轮,轮缘装有挡水板(桨叶),架设在湍急的河流中。水流冲击挡水板,驱动水轮旋转。
第二幅:传动机构。水轮的主轴上,安装一个巨大的、带有凸起木齿的驱动齿轮。旁边是一个垂直的、带有凹槽的从动齿轮。两者通过木齿与凹槽咬合,将水轮的水平旋转运动转变为垂直的上下运动。
第三幅:重锤。一根粗壮沉重的巨木(或包裹铁皮的硬木),顶端连接在从动齿轮的传动轴上。当从动齿轮上下运动时,带动重锤同步升降。
第四幅:夯土。重锤底部平整,对准需要夯实的土地。当重锤被提升到最高点后,在重力作用下自由下落,如同巨神的拳头,狠狠砸向地面!
一个利用水力驱动、能自动连续进行夯击的机械——连杵机!图纸旁边,依旧留下了那力透木板的两个炭痕大字:“墨科”。
第二天清晨,当负责工棚的小吏发现这块画着“鬼画符”的木板时,先是一愣,随即联想到匠作府流传的“墨科神迹”,激动得连滚爬爬地跑去报告监工御史。图纸被层层上报,最终送到了主持工程的郑国和监工的秦廷御史手中。
郑国,这位心怀故国却又不得不为秦国效力的天才水工,看到图纸后,浑浊的眼中爆发出难以言喻的精光!他抚摸着图纸上那精妙的水轮和齿轮传动结构,喃喃道:“以水代力…化天地之威为筑坝之能…巧夺天工!真乃巧夺天工!”他立刻召集工匠,选取水流最急的一段支渠作为试验场。
巨大的水轮被架设起来,沉重的驱动齿轮和从动齿轮在工匠们小心翼翼的组装下咬合在一起。当湍急的河水冲击水轮桨叶,驱动轮子开始缓缓转动时,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
“咔哒…咔哒…咔哒…”齿轮咬合的声音由慢变快,越来越清晰!随着水轮转速的提升,那根悬挂在从动齿轮传动轴上的巨大重锤,开始被有力地提升、然后松开、自由下落!
“咚!!!”
一声远比人力夯击沉闷十倍、震撼十倍的巨响轰然爆发!大地为之震颤!重锤落点处,松软的泥土瞬间被砸出一个深坑,周围的泥土被挤压得坚硬如石!
“咚!!!” 没等人们从第一声震撼中回过神来,重锤已经被再次提升、落下!
“咚!!!” “咚!!!” ……
沉闷而极富节奏的巨响,如同大地的心跳,连绵不绝地在泾河岸边响起!水轮不息,夯击不止!效率何止提升了十倍!
“神机!墨科神机啊!”工地上爆发出震天的欢呼!疲惫麻木的民夫眼中第一次燃起了希望的光芒。监工御史看着那台不知疲倦、力大无穷的“连杵机”,再看看旁边堆积如山的待夯土方,脸上露出了如释重负的笑容。工期,终于有望了。
郑国渠的工程进度,因“连杵机”的出现而大大加快。墨科之名,在万千役夫的口中,从神秘莫测的符号,渐渐变成了带来希望与力量的传说。司通蹲在华阳宫的屋檐上,遥望北方烟尘升腾的工地,金色的瞳孔中映照着夕阳,也映照着那被水利之力改变的广袤土地。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技术能兴国,亦能成为枷锁。它只希望,这“连杵机”夯实的,是沃野千里的根基,而非通往无尽征伐的血路。
郑国渠的夯土声还在关中平原回荡,另一场无声的灾难却已悄然降临。一场数十年不遇的特大蝗灾,如同黑色的死亡阴云,从关东席卷而来,遮天蔽日,扑向刚刚看到丰收希望的秦国腹地。
华阳宫的园林也无法幸免。原本郁郁葱葱的花木,在蝗虫贪婪的口器下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变得光秃。宫人们惊慌失措地扑打、烟熏,却收效甚微。华阳夫人忧心忡忡地看着窗外那令人绝望的“黑云”,对怀中的司通叹道:“玄圭啊玄圭,这铺天盖地的蝗虫,莫非是天罚?关中若绝收,恐生大乱…”
司通安静地伏在她膝上,金色的瞳孔却微微闪烁。它想起了当年在撞击冬季后的地狱地球,与露西族群一起熬过的饥荒。想起了那些被恐龙吞入腹中,又在胃石里奇迹般保存下来、顽强发芽的植物种子…那些种子,来自尼巴鲁,蕴含着适应极端环境、甚至吸收转化辐射能量的奇特基因。
它体内,还珍藏着几颗这样的种子,如同最后的火种。或许…是时候了?
它悄然离开华阳宫,避开蝗虫肆虐的路径,来到咸阳郊外一处相对荒僻、土质贫瘠、甚至带着些许莫名灼烧感(可能是远古撞击遗留的微量辐射区)的坡地。这里杂草稀疏,蝗虫都懒得光顾。它用爪子刨开干燥的土壤,小心翼翼地将那几颗闪烁着微弱银灰色泽的尼巴鲁种子埋下。
没有灵能催生,它只能等待,并给予最原始的照料——在附近溪流中打湿皮毛,将水滴带到种子旁。一天,两天…蝗灾越发肆虐,关中的田野一片哀鸿。就在司通几乎要放弃希望时,埋下种子的地方,终于有了动静!
几株嫩芽破土而出!它们的形态与关中常见的粟(小米)苗有些相似,但叶片更加狭长、坚韧,呈现出一种奇异的银灰色,叶脉在阳光下隐隐流动着极细微的、如同金属般的光泽。它们生长的速度远超寻常作物,在贫瘠的土地上展现出惊人的生命力。更奇特的是,当铺天盖地的蝗虫掠过这片坡地时,竟对这些银灰色的幼苗视若无睹,仿佛遇到了天敌般远远避开!
- 长生:从在天龙偶遇李沧海开始连载
- 人在无限,开始速通连载
- 我都飞升了,你叫我去高考?连载
- 从采珠疍户开始无限就职连载
- 港综之美人画骨连载
- 恐怖诸天:我直接拜酆都黑律!连载
- 苟道修仙,从种田开始连载
- 大明:让你死谏,你怎么真死啊?连载
- 我,柳仙,并非神龙,勿扰连载
- 轮回乐园:深渊医师连载
- 海洋求生:我靠无限抽卡带飞祖国连载
- 清醒沉溺连载
- 从分解废丹开始证道长生连载
- 人在漫威:我的天赋可以无限增强连载
- 我在乱世词条修仙连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