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频道 > 沪上烟雨 > 第1章

第1章 (2/2)

目录

 继而,四爷叔吃了口菜后说:“有段时间没见面了,不过经常能在报纸上看见你的大作。”

 言炳仁说:“写太平文章也乐趣不小,吃喝玩乐,古往今昔都是人之兴趣所在,上海滩可以说的东西实在不少,我现在颇有点乐在其中了。另外万先生那里,我仍保持着适可而止的走动,彼此还算谈得来。只是生意上还需事缓则圆,我会相机行事的。”

 “万兄照料着他大哥的生意,本事不小,你们既然关系可以,有所走动是必要的。只是一切以生意为重,容易节外生枝的东西,统统没有必要去碰,连谈也没有必要。祸从口出,做生意,少管闲事为妙。”四爷叔的语气颇慎重。

 言炳仁会意地一笑后说:“四爷叔,有个东洋朋友约我下礼拜一起吃饭,这方面的生意,你意下如何?”

 四爷叔风轻云淡地说:“你谈谈看吧,不谈不知道,生意都是谈出来的。只是生意上要专一点为好,倘若弄得太杂了,不一定赚得到钞票。自然朋友多一点不会错的,虾有虾路,蟹有蟹路,多一个朋友总是多条路。”

 言炳仁笑着说:“四爷叔见多识广,做生意其实就是做人,我有数的。对了,前段时间,我看了当年《新闻报》主编严独鹤曾经写过的一篇关于上海酒食肆比较的文章,那上面说,在上海的日本人,当年蛮欢喜来‘小有天’吃闽菜并聚会的。”

 四爷叔笑笑后说:“1921年3月30日,日本作家芥川龙之介以《大阪每日新闻》特派员的身份来上海,负责接待的那份报纸上海支局长村田孜郞毕业于东亚同文书院,是个非常厉害的中国通,连上海话都会讲,还精通中国戏剧,了解中国人的生活方式。从而,在村田孜郞的安排下,‘小有天’作为芥川龙之介了解上海社会的窗口之一,名声就传了出去,这也就是‘小有天’在过往常常有东洋人来吃饭聚会的原因。”

 四爷叔呷了口酒又说道:“这里三马路和四马路之间是由弄堂连通的,距离上也就几十米或者百把米的长度,三马路的后弄堂就是四马路的前弄堂。因此,这里也可以算在四马路的风月场范围内,叫长三堂子的女人过来陪酒取乐极为方便,只需在一张局票上写明,叫姑娘到这里的某个座来陪酒就可以了。”

 言炳仁说:“社会百态,人生百样。见多了,怪也不怪。四爷叔,我出于职业习惯,觉得东洋人对收集各种消息极有耐心,极其处心积虑,更会提前不少时间做布局,擅长放长线钓大鱼,而且所出动的人往往又各色各样,这方面他们有一套非常有道理的做法。”

 四爷叔意味深长地看着言炳仁说:“是的,但凡好东西就值得学,无论是谁的做法都应该认真借鉴。老弟,你能悟出一些事情背后的道行,这非常重要。谋定而后动,所有的文章都在那个‘谋’字上面,人世间的一切皆如此。来,我们干一口。”

 放下酒杯后,言炳仁轻声说道:“四爷叔,万先生有可能树大招风,他大哥的生意直通长江那头,风险不小,极司菲尔路(现万航渡路,指汪伪特工机关)的人不会视而不见的。所以我也在动与静之间观望一切,只是作为一个有点小名气的记者,我多少会有些回旋余地,当然我必定十分小心地对待相关之事。”

 “你身上千万不能染上任何颜色,这是一切的根本!别的,我没必要多说。另外,对那个年轻人同样如此,生意不是儿戏,素面朝天是大美,切切把握好。”四爷叔语重心长地叮嘱道。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