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大明:开局革职,我教朱棣屠龙术 > 第51章

第51章 (1/3)

目录

双方对视片刻,燕长倾恍然大悟:“我懂你的顾虑了。若按旧法推广,确实需要十几年。但用我的方法,一年足矣。”

见朱元璋和众皇子仍面露困惑,燕长倾笑道:“大明各州府,实则由千余县组成,对吧?”

众人纷纷点头。

“我农学院将培养千余名学生,他们学成后各归本县。上半年在县里种植土豆,收获时邀全县百姓观摩甚至参与。届时,他们亲眼见证亩产二十石的奇迹......”

“全县百姓若被问及是否愿意种土豆,诸位以为他们会如何作答?!”燕长倾目光扫过朱元璋与朱标、朱樉、朱棡、朱棣等皇子。

“必然乐意。”朱标不假思索道。能亩产二十石的作物,连皇子们都求之不得。

“若即刻免费发放土豆种,百姓可愿将自家庄稼改种此物?”燕长倾继续追问。

“有如此高产的免费种子,自然无人拒绝。”朱棣斩钉截铁地回答。

“如此说来,只需这般行事,大明千余县的土豆推广岂非水到渠成?诸位可觉其中有何不妥?”燕长倾抚掌而笑。

朱元璋与众皇子虽觉此事简单得令人难以置信,却挑不出半点错处。这般明摆着的道理,倒显得从前思虑过重的自己愚钝不堪。

......

朱棣沉吟良久,终是忍不住发问:“若推广真如先生所言这般轻易,为何大明立国至今,革除蒙元旧礼、恢复华夏衣冠之事,在民间仍难见成效?”

朱元璋与众皇子闻言皆望向燕长倾,这亦是他们心头之惑。

“缘由有二。”燕长倾转向朱元璋,“首要之因——敢问陛下年少饥寒交迫之时,可曾顾得上礼仪教化?”此问唯有真正濒临饿死的朱元璋能解其味,锦衣玉食的皇子们终究难明饥肠辘辘之苦。

朱元璋轻轻摇头,淡然道:确实不懂。

他幼时只是个放牛娃,后来沦为流民乞丐,哪有机会接触礼仪。真正开始学习礼制,还是当上红巾军小头目之后的事。

为何不懂?!燕长倾紧追不舍。

朱元璋苦笑道:那时家里穷得揭不开锅,别说读书,连饭都吃不饱,哪有力气学礼。话音刚落,他突然明白了燕长倾的用意。

燕长倾颔首道:正如陛下所言,饭都吃不上,何谈学礼?民以食为天!对饥民来说,礼能当饭吃吗?恢复华夏衣冠能让他们碗里多粒米吗?

显然不能!快饿死的人,谁在乎你推行的是汉礼还是元制?对他们来说,最大的礼就是填饱肚子!若能奢求,便是让全家老小都不挨饿!

所以在百姓吃饱前,空谈礼制只会显得高高在上,如同何不食肉糜的晋惠帝。

朱标等皇子闻言色变。他们竟与那个蠢皇帝无异!难怪这些年来恢复汉家衣冠的政令收效甚微。

别用你们的想象揣度百姓疾苦。你们所谓的饿,不过一两顿没吃。而陛下年少时,是真的差点饿死。

说得直白些——若让你们半月吃不上正经饭,只能喝水啃树皮,你们受得住吗?燕长倾锐利的目光扫过众皇子。

朱元璋、朱标、朱樉、朱棡、朱棣等皇子纷纷摇头,他们自问无法做到,或许在那样的处境中早已丧命。

你们所能想象的最艰难的生活,对百姓而言或许都是可望不可及的神仙日子!

莫要轻易说懂得百姓疾苦。

百姓的苦难,远比你们想象的更深重。

他们仅仅为了活命,就已耗尽全部气力。

燕长倾说到最后,深深叹息。

他想起前世有位专家建议:低收入者可将闲置房屋出租增收,也可用私家车拉活补贴家用。

抛开其荒谬之处,或许对方真是基于自身认知提出的建议。

由此可得两点:

一、在其眼中,拥有闲置房产和私家车者竟属低收入群体。

二、所谓低收入者至少坐拥数套空置房产与私家车。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