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大明:开局革职,我教朱棣屠龙术 > 第33章

第33章 (3/3)

目录

这是朱标生平第一次,全然看不透父皇的心思。

朱元璋向来在朱标面前毫不掩饰情绪,喜怒皆形于色,从不遮掩,凡事都直言相告。

在他心中,朱标是最令他满意的太子,也是他认定的未来大明皇帝。他的一切,最终都将交付给朱标。

因此,他不愿朱标浪费精力揣测他的心思,而是希望朱标能以天子的视角思考问题,理解他的每一个决策,从而学习治国之道。

正因如此,朱标也习惯了直来直往的处事方式,将事情摊开来说、摊开来做,减少不必要的误会。

他的老师宋濂曾称赞这种方式为 之道。

然而此刻,面对神情平静、目光深沉的朱元璋,朱标第一次真正体会到臣子们所说的“帝心如海、难以揣测”的含义。

这深不可测的 心思,让他心中发慌。

朱元璋依旧沉默注视着他,朱标只觉压力倍增,额头渗出细密汗珠。

终于,他承受不住,扑通一声跪下,俯首请罪:“儿臣有罪,擅自决断,请父皇责罚!”

他低着头,不敢起身。

良久,御案后传来动静,朱元璋的脚步声逐渐靠近。

朱标绷紧心神,以为要挨上一脚,却忽然感到一只粗糙而温暖的大手搭上肩膀,将他扶起。

朱元璋一言不发,拉着他走到文华殿外的栏杆边。

此时殿外百步之内已无人迹,夜色深沉,繁星满天。

朱元璋望着星空,语气温和:“以往都是你和弟弟们谈心谈志向,今晚咱父子俩也聊聊。”

“有什么想法,尽管说,我这个做父亲的绝不生气。”

“即便有不同见解,咱们也心平气和地谈。”

白天见朱标与弟弟们在星空下畅谈,效果甚好。今夜,他这个父亲也要效仿儿子,在这繁星之下,与朱标来一场父子间的坦诚对话。

文华殿外,夜风轻拂。朱标望着父亲罕见的温和神情,心中泛起涟漪。即便自己提出要让朱樉、朱棡等弟弟参与太子之位竞争这般大胆之言,父皇竟未动怒,反而这般亲近相待。

父皇......朱标双手轻覆朱元璋搭在他肩头的手掌,声音微颤。

今夜不论君臣,只谈父子。朱元璋笑着拍了拍儿子另一侧肩膀,且先不提那燕长倾的《屠龙技》,为父只想听听,你为何要给其他弟弟这个机会?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