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大明:开局革职,我教朱棣屠龙术 > 第31章

第31章 (3/3)

目录

朱棣闻言,脸上闪过一丝窘迫。

那时他才十二岁,正是天不怕地不怕的年纪,自认仅次于父皇和大哥。

洪武五年,大明第二次北伐失利,他因犯错被心情不佳的朱元璋罚跪整夜,朱标一直陪着他。

对于受罚,朱棣并不在意,毕竟他早已因顽皮挨过不少责罚。

那次朱棣只是犯了个小错,按理说训斥几句就够了,哪至于罚跪整夜还不让吃饭。

可偏偏赶上北伐失利,害他平白受了牵连,惩罚也就重了许多。

正值叛逆年纪的朱棣,自然把这笔账记在了北元头上。

那晚他偷吃着朱标悄悄送来的饭菜,咬牙切齿地对大哥说,等将来长大了,定要亲自带兵杀进漠北,端了北元老巢,灭了那些北元王爷,好报今夜罚跪之仇!

朱标始终含笑听着,不时点头应和,还给他提了些建议。比如攻入漠北王庭时,莫要滥杀无辜,放过老弱妇孺,只剿灭青壮即可。

烛光下,一个说得激昂,一个听得认真,兄弟俩其乐融融。

......

说完了朱棣,朱标又将目光转向周王朱橚,温声道:

其实在父皇所有儿子里,包括我在内,最仁厚的当属橚弟。

许是你幼时我常带你出宫,见多了百姓缺医少药的苦楚,所以你对医术格外上心。我总瞧见你偷偷翻阅医书。

记得有回深夜经过你寝殿,见烛火未熄。你正捧着药王孙思邈的《千金要方》研读。

你说想当个大夫,日后为百姓义诊,让他们少受病痛折磨。可又担心自己资质平庸,怕成了庸医害人。

朱橚轻叹道:

确实如此。我虽勤读医书,常向太医请教,终究天分有限。

先前曾偷偷出宫,在民间药铺帮着坐堂。虽与郎中的诊断大体相同,但用药稍有差异——这毫厘之差,便是生死之别。

“医书所载与临症所见,往往难以全然吻合。”

“若要真正救治病患,必须懂得因时因地,辨证施治。”

“可惜,我尚不能做到。”

朱标神色肃然,摇头道:

“五弟此言差矣!你的医道天资绝非寻常!”

“无论是民间郎中还是太医院御医,他们的医术皆源于经年累月的钻研。”

“而你每日需诵读圣贤典籍,研习藩国政务,操练兵法战策......”

“能分给医道的时间,不过十之一二。”

“即便如此,你的诊断已与那些终日行医者相差无几。”

“若你专心致志研习医术,未必不能成为孙思邈那般的人物!”

朱橚闻言浅笑,仍摇头道: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