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3/4)
思及此处,朱标顿生歉疚,决意暂搁案头奏章,好生陪伴长子。
“来,坐到父王身边,今日咱们父子说说话。”
朱标拉过朱雄英的手,孩子眼中立刻跃起欢喜的光彩。
未及开口,殿外忽传来娇声呼唤:
“殿下!”
朱标目光应声转去,只见身着绛色宫装的吕氏未待通传,已抱着幼子快步进殿。
“爱妃今日怎过来了?”
朱雄英随即起身行礼:“儿臣拜见母妃。”
那声“母妃”唤得极轻。
眼前这位终究不是生身母亲。自常氏因产后病症薨逝,原是侧妃的吕氏便在朱标扶持下晋位太子妃。依礼制,她如今确是朱雄英与朱允熥名义上的母妃,其子朱允炆亦从庶子转为嫡出。
五岁孩童被迫对旁人改口称母,心中委屈可想而知。若在寻常人家,怕早哭闹起来。但天资聪颖的朱雄英深谙宫闱之道——任性虽能暂获怜惜,消磨的却是旁人本就有限的耐心。
于是他愈发勤勉懂事,只盼以优异表现赢得父亲更多垂注。
朱雄英恭敬行礼,吕氏只是淡淡应了一声。
她随即展露笑颜,望向太子朱标,语气似嗔似娇:
“臣妾本不想打扰殿下,可炆儿方才哭闹不止,怎么哄都无用。”
“臣妾想着,许是他思念殿下,便带他来见您。”
话音未落,吕氏已向前一步,不着痕迹地将朱雄英挤开,凑近朱标,将怀中的朱允炆递了过去。
朱标顺手接过,瞧着两岁的朱允炆正睁着好奇的眼睛打量自己,不由含笑逗弄:
“方才为何哭闹?说与父王听听……”
见朱标被朱允炆逗得开怀大笑,吕氏唇角微扬。
尤其当她余光瞥见被挤到一旁、略显局促的朱雄英时,笑意更浓。
她此行并非偶然。朱雄英宫中的宫女早在她安排下,一见他前往朱标处,便立刻向她禀报。
身为朱雄英名义上的母妃,她在其宫中安插人手易如反掌。
如今除了常氏旧仆和马皇后指派的寥寥几人,其余宫人皆已替换为她的人。
掌握朱雄英的动向,对她而言轻而易举。
得知朱雄英去见朱标,她当即抱着朱允炆赶来。
目的明确——阻挠朱标与朱雄英独处,削减他们父子亲近的机会。
……
若常氏仍在,吕氏仅是侧妃,绝不敢如此行事。
常氏只需稍加敲打,她便难以安生。
毕竟常氏乃开国功臣常遇春之女,名将蓝玉外甥女,更是朱元璋钦定的太子正妃。
朱标的太子之位固若金汤,常氏的太子妃之位同样无可撼动。
无人能挑战她的地位。
相较于吕氏之父曾是元朝降臣的出身,吕氏在常氏面前始终谨小慎微。
可惜常氏诞下次子朱允熥后,当月便因产后病症离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