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穿越重生 > 四合院:守护何雨水,何雨柱逆袭 > 第100章 李怀德的关注

第100章 李怀德的关注 (1/2)

目录

轧钢厂后勤科副科长办公室里,烟雾缭绕。

李怀德靠在椅背上,指尖夹着的香烟燃了小半截,烟灰积了长长一截,他却浑然未觉。

他的目光,落在摊开在桌上的一份《第一食堂本周物资消耗及菜品反馈汇总(非正式)》上。

这份材料,并非官方报告,而是他通过自己的渠道,从第一食堂内部和工人中收集来的零星信息拼凑而成。

纸上记录着:

陈化粮处理: 耗费大量人力筛检,去杂彻底,未见明显霉变流入。成品窝头/饭口感尚可,工人接受度较高,未见强烈抵触。(注:据传何雨柱有特殊处理土法,具体不详。)

蔬菜供应:受按日配送制约,品种单一(萝卜为主)、品相差(蔫黄)、配送晚情况多发。

应对:坚持收集边角料熬制“素高汤”,利用率极高。

汤品反馈:普遍称“鲜”、“好喝”、“比白水强太多”。

主菜以“什锦素烩”等为主,依托素高汤和咸菜调味,风味浓郁,工人评价:“没油也香”、“何师傅有本事”。

油脂及调味: 油脂配额极少,仅用于小灶。大锅菜基本无油。指定劣质酱油使用受限。

主要靠自制咸菜、咸菜料及素高汤调味。

工人反馈:味道“扎实”、“下饭”,理解物资困难。

整体评价:在物资极度受限(陈粮、次菜、缺油、劣调)条件下,第一食堂维持了基本供应,饭菜质量未出现断崖式下跌,工人情绪稳定,对主厨何雨柱手艺及应对能力普遍认可。

对比之下,第二、第三食堂因物资相对充足但缺乏变通,菜品单调乏味,工人略有微词。

李怀德深深吸了一口烟,缓缓吐出。

烟雾模糊了他镜片后的眼神,却掩不住那份深思。

王有福上任后的种种动作,他岂能不知?

那份给第一食堂的“特殊”审批单,其刁难之意昭然若揭,甚至那份“非正式”汇总里提到的第二、第三食堂物资“相对充足”,背后未必没有王有福“统筹”时的手脚。

这一切,他都看在眼里,却未加干涉。

原因很简单。

王有福是他安排的人,是他掌控食堂这条重要后勤命脉的触手。

王有福要立威,要收权,要打压不驯服者(如何雨柱),只要不闹出大乱子,不影响生产大局,他李怀德乐见其成。

让王有福去磨一磨何雨柱的棱角,看看这个被娄半城赏识、被工人称赞的年轻班长,到底是真金还是镀银,也顺便看看王有福的手段如何。

而何雨柱这一周的表现,大大出乎了他的意料。

他没有像预想中那样焦头烂额、怨天尤人,也没有莽撞地来找自己诉苦告状。

他像个沉稳的老匠人,默默地接下了王有福甩过来的所有难题——陈粮、次菜、缺油、劣调。

然后用一种近乎笨拙却又无比扎实的方式去应对:发动人力筛粮、极致利用边角料熬汤、深挖咸菜调味潜力、精心搭配每日有限的食材… 硬是在这层层枷锁中,为工人们端出了能下咽、甚至在某些方面(如那素汤)还颇有亮点的饭菜。

更难得的是工人的态度。

没有抱怨断供,反而对何雨柱在困境中的坚持和手艺表示了理解和佩服。

这份无声的民心所向,其价值远胜过几斤油、几捆菜。

“特殊处理土法…素高汤极鲜…”李怀德的手指轻轻敲击着桌面。

他绝不相信仅仅是靠勤快和手艺就能让陈粮不难吃、让萝卜皮熬的汤比骨头汤还受欢迎。

这何雨柱身上,必然有他独特的门道,或许是不传的秘方,或许是某种对食材深刻的理解和点化能力。

这种能力,在物资充裕时是锦上添花,在眼下这种越来越强调计划、越来越可能面临物资短缺的时代,就是雪中送炭的真本事!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