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天枢升级、量子飞跃 (3/5)
“这些如同神器般的碎片,可能是我们实现真正量子计算的关键。”
“但这些只是零散的理论片段,”嫦娥提醒,“从理论到实用的量子计算平台,
中间还有巨大鸿沟。”
“正因为困难,才值得一试!”
何强斩钉截铁,“我们现在拥有了充足的能源,先进的材料制造能力,
以及足够的基础理论突破。时机已经成熟!”
“我会全力支持,”嫦娥的语调也变了,“天枢V3,我们来了。”
何强与嫦娥,正式启动了“天枢”V3的升级计划。
“核心目标是什么?”
“将大规模量子计算单元无缝集成到现有异构计算集群中,”
何强迅速回答,“打造经典计算与量子计算高效协同的全新一代超算!
这不仅是简单的并行,而是两种根本不同计算范式的融合。”
这是一个比设计“皓月”芯片本身更具挑战性的理论攻坚过程。
“首要问题,稳定的量子比特制备与长时间相干。”
嫦娥点出。
嫦娥调用天枢V2的全部算力,对数百种可能的材料和结构进行海量模拟。
何强则基于那些零散的量子理论和自身深厚的物理学功底进行推演。
一周后,何强提出:“利用‘物质融合’功能,
参照‘碎片’中的某种晶格结构,制造特殊量子阱。
搭配起源岛的超低温环境和‘皓月’控制的超稳定电磁场。”
“理论上可以将量子比特相干时间延长到毫秒级。”
嫦娥迅速接上。 两个月的理论探索和材料测试,攻克了量子比特的相干难题。
紧接着是高精度量子逻辑门的实现。
何强展示了一种基于飞秒级超短激光脉冲阵列的控制方案,对控制精度要求极高。
嫦娥为此设计了专门的控制算法。
最后,是量子算法与经典算法的混合调度。
嫦娥创造性地设计出一套全新的智能识别计算任务特性、并将其动态分解、
分别派发给量子核心和经典核心的混合调度算法。
理论突破之后,便是更考验工艺和耐心的硬件制造阶段。
在起源岛最深处、拥有最高级别洁净度和环境控制的核心实验室内,
自动化生产线和“物质融合”功能再次全力运转。
“第一批量子比特生产失败,晶格结构在最后阶段崩塌。”
嫦娥汇报道。 “调整参数重试,增加量子阱边界稳定性。”
何强不气馁。
这个过程充满了无数次失败和令人心痛的资源消耗。
- 四合院之我无敌你随意连载
- 科技入侵现代连载
- 囚爱连载
- 四合院:开局从拜师开始连载
- 斗罗:我的分身有点多连载
- 李庄生同学不想重生连载
- 满分Omega完本
- 饮食男女连载
- 诸天从吸功大法开始连载
- 宝贝,放松点2连载
- 一秒一魂环年限,第一魂环十万年连载
- 吞噬星空之吾为圣王连载
- 1950海量物资交国家连载
- 1984:从破产川菜馆开始连载
- 全民领主:开局系统硬塞妖女给我连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