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会都市 > 火红年代:成为工业巨擘 > 第223章 国内外汇第一厂

第223章 国内外汇第一厂 (1/3)

目录

第223章 国内外汇第一厂

“志强同志?志强同志呢!”

一大早,沈长林便拿着一份报纸,来到第一重机厂内不停地询问,在办公室也没看到周志强的人,便转而问向其他人道

“向文,周副组长呢?”

名叫王向文的技术员连忙回答道:“周组长在车间忙了一晚上,刚才去买早饭了,现在估计在厂里食堂吧。”

沈长林闻言后一怔:“在车间忙了一晚上?他昨晚又没回去?”

王向文说道:“没有,周副组长说要盯着特种部件加工,所以没回去早上六点那会还在车间里,这不来了”

没等王向文说完,周志强便拿着饭盒走进来了。

看到沈长林后,周志强打招呼说道:“早啊沈组长,吃早饭了吗?”

“刚来,还没吃,志强同志,不是说非必要不能加班吗,你这加班频率完全不像正常人了.”

沈长林忍不住对周志强说教道,这条规定还是专门给周志强说的,对于其他人则没有要求。

其他人该加就加,搞机械研发制造哪有不加班的,不加班怎么缩短研发时间。

但是周志强动不动就熬夜,有时候睡六七个小时,然后工作将近四十个小时。

还有人偷偷计算过,他们的这位周副组长,在一周内睡觉时间只有二十六个小时,平均每天睡三个多小时

沈长林知道这个消息后,便对周志强下了这个命令,让他非必要不要加班,一周只能熬一次通宵。

不过基本没什么用,周志强是副组长,他想留下来干活,还能撵他走?

就算是沈长林看到了,也只能以叮嘱劝诫为主,又不可能真的为了让周志强休息,和他大吵一架。

不过周志强加班也有效果的,他一个人顶三个人用;过目不忘不说,而且重型机床的整体方案基本都是他设计的。

周志强留在项目组做查漏补缺,可以保证每天的任务进度没出现半点过错。

他还打算说服沈长林避免不必要的试验时间,自然要把握项目进度了,基本上每一个零件、每一个道工序,周志强都要亲自看一眼。

哪怕来不及,最后也要仔细看一遍检测报告,他对这方面十分认真,不允许一点误差出现。

不然周志强拍胸膛担保,然后没有经过试验,结果出现了差错,那他和沈组长以及项目组所有人,都是罪人,而周志强还是责任最大的那个罪人。

“我这一点都不累才加班的,不说我的事了,沈组长,你找我有事?”

周志强放下早点后,不在他这点小事上纠缠,转而问向沈长林道:“刚才回来就听到沈组长你在找我,项目组的事?”

“不是,差点忘了,你看报纸。”

沈长林一拍脑袋,将报纸递给周志强后,继续说道:“你们厂没跟你说?”

“我都两个多月没有和厂里联系了,而且厂里生产的好受的,也没必要和我联系.八千九百万美元!?”

周志强看到报纸上的新闻后都面露惊讶,这是说的他们第二机床厂?

沈长林不由问道:“广交会的事你不知道?”

“我知道是知道.年初的时候就知道要参加广交会了,但是没和我说卖了这么多,而且数控机床的定价我都不知道。”

周志强这句话不是假话,他已经两个月没和厂里联系了,而且他在重型机床项目组期间,几乎和外面的联系隔绝了。

再看报纸上的新闻内容,第二机床厂一共出口了两千四百三十台数控机床,这么算的话,一台的价格差不多三万七千美元或者三万八千美元左右。

这倒是符合周志强对数控机床的认知,他们国内自己研发出来的数控机床,虽然是能耗高、寿命短的中规模集成数控机床,但也是中规模集成。

性能方面不比阿美和西德的机床差,而且比小日子的数控机床要强不少。

这个时候,掌控数控机床技术的就四个国家,阿美、毛熊、小日子和西德。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