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会都市 > 火红年代:成为工业巨擘 > 第221章 三个解决办法

第221章 三个解决办法 (1/4)

目录

第221章 三个解决办法

侯副厂长脸上的笑容都有点僵硬了,他来第二机床厂奖金两个月,算是花费了一番心思才想出来的利好厂里生产的政策。

结果一个两个的,连试推行都不敢。

刘副厂长好歹是拿不准生产上的变化,这一点侯副厂长可以理解,毕竟现在生产压力这么大,改变失败可能会引起上面的追责。

但孙副厂长算是直接搬出‘周志强’当挡箭牌了。

侯副厂长深呼一口气,压下心中的不快,脸上继续浮现笑容的说道:“孙副厂长有顾虑可以理解,我想的可能也有些欠考虑。

这件事可以暂时搁置,等我再仔细调研一下再试着讨论推行;不过还有一件事,那就是高级干部福利的事”

最后一项事情侯副厂长本来没打算说,但干部激励机制没有通过,那只能拿出这件事来说了。

刚才把干部激励的制度给否了,现在李书记听完这件事后,也不好继续否厂里对高级干部的待遇照顾。

不然前脚不答应对厂里的中下层干部的激励机制,后脚又不愿意中断对高级干部的待遇照顾,那不是左右脑互搏吗。

传出去后让工人和厂里的中下层干部一听,都会认为他李有年只想着厂里的高级干部自己吃,不管其他人。

于是在侯副厂长说完后,李书记犹豫后,也应下这件事,让厂里将对高级干部的特殊待遇照顾也停了。

不过他也特别强调了,厂里的一概停下,但是部里的他管不到。

李书记也算看出来了一些,侯副厂长的这个提议,好像是奔着不在厂里的周志强去的。

厂里其他高级干部有什么啊?也就逢年过节的时候,发的礼品多一些,平时和工人以及其他干部相比,就工资多了点。

厂里唯一被特殊照顾的高级干部,只有周志强,人家领的是技术研发人员的补贴,还是部里要求的。

因为部里每个月调拨细粮和肉这种常见、且数量少的物资有些麻烦,所以就将这件事委托给第二机床厂。

其他物资由部里拨付送过来,然后周志强每个月去领。

对周志强特殊照顾,吴副领导和任局长都没什么意见,从周志强参加工作到现在,研发出来的工业产品又是抵债、又是出口创汇,已经为国内创造好几亿的价值。

这种人才特殊照顾一下怎么了,这些外汇基本上能换回来上百万吨的小麦和大米,如果是玉米的话能换回来更多。

不过补贴的事其他人也不知道,厂里也只有几个经手的人知道这是部里特批的。

但部里为什么特批,他们只能猜个大概,连谁特批的都不清楚;其实部里几个领导都知道这件事,毕竟现在周志强连专职助理和司机都有了。

会议结束后,来参加会议干部的纷纷离开,一些车间主任在离开后,对侯副厂长提的建议还挺赞成的。

他们算是厂里最辛苦的干部了,每天要盯着车间,而且还要对生产车间内所有事负责。

物料运输、生产安全、任务排班等等,工资也就高一点,所以在听到侯副厂长说的干部激励机制时,他们是最乐意高兴的。

但是在会上没有通过,让他们有点失望。

侯副厂长回到办公室后,坐在椅子上思索了一会,很快便拿起电话拨了出去:“赵科长吗,我想了解一下厂里的生产安排。

你能不能安排一个对厂里生产任务了解的人,陪我在厂里各个车间转一下?”

“行,那麻烦你了,赵科长。”

挂断电话后,侯副厂长想起来第二机床厂之前,领导对他说过的话。

要做出成绩,成绩才是第一位.不过不了解生产,始终难以做出成绩来,他要趁这段时间将第二机床厂上下都了解清楚。

一机部,机床管理局。

任局长听完李书记的回报后,叹了口气说道:“有年同志,这种离谱的事你们怎么也能答应?

你没跟侯羽丰同志说这是部里的决定?不是你们厂的安排.”

生产轮班倒和干部激励机制任局长先不说,但厂里竟然倒反天罡管起部里的决定,那任局长看第二机床厂真是‘越做越大’了。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