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开局掌控魏忠贤,先抄他一个亿! > 第412章 第378章 萤火之于皓月,溪流之于江海

第412章 第378章 萤火之于皓月,溪流之于江海 (2/5)

目录

洪承畴越说越是激动,原本清癯的面容泛起一股不正常的潮红。

这些想法,他在浙江时只是初步构思,觉得太过惊世骇俗,且涉及利益集团太过庞大,未敢轻易上奏。

未曾想今日竟从天子口中亲耳听到!

这等君臣之间的默契与共鸣,让他浑身的血液都仿佛燃烧了起来!

朱由检静静地听着,看着眼前这位激动得有些失态的臣子,眼中赞赏之色愈发浓郁。

他缓缓伸出手,轻轻拍了拍洪承畴的肩膀,长叹一声。

“亨九啊亨九,”皇帝的感慨发自肺腑,“朕总说我大明人才济济,然则如你这般既有为国之忠心,又有实干之才能,更能睁眼去看这早已变化的世界,去思索,去求变之人,却是凤毛麟角!

若我大明的封疆大吏皆能如你一般,这天下又何愁不太平?这国祚又何愁不兴旺!”

这一番推心置腹的赞誉,比任何赏赐都让洪承畴受用。

他那颗骄傲的心,在皇帝的圣明之下早已折服,此刻更是被这份知己之情所深深熨帖。

洪承畴定了定神,略微平复了一下激荡的心绪,恭声道:“陛下谬赞,臣愧不敢当。陛下既已定下以海代漕之国策,想必已有了周详的布置。不知关于此节,可还有旁的吩咐?臣,洗耳恭听!”

他眯起那双精光四射的眼睛,他知道,皇帝的谋划绝不可能只停留在这四个字上。

果然,朱由检的嘴角勾起一抹神秘的微笑,那笑容里,带着掌控一切的自信。

“不错,以海代漕只是一个引子,真正要做成此事,还需配以一副汤药,方能让其筋骨强健,血脉畅通。”

他收回手,负于身后,踱了两步,整个人的气势再度一变。

“这副汤药,朕称之为官督商办,利以驱之!”

“官督商办?”洪承畴咀嚼着这四个字,眼中露出思索之色。

朱由检颔首:“正是。朕的水师不能总是在港口里生锈!水师舰队参与护航,甚至直接调用部分战舰、官船,来运输粮食!如此,一来可操练兵员,熟悉航路,让他们知道大海不只是用来打海寇的,更是可以生金产银的!二来也能直接提升运力,以为表率。”

“但这还不够,”朱由检话锋一转,“官家的船毕竟有限。要成大事,必须借天下之力。所以,朕要成立一个衙门,便是方才给你那头衔中的皇家海运总办处!它的职责只有一个:制定规则、发布标的、监督执行!”

“朕要让它面向全天下的海商,无论纵横南洋的红毛夷荷兰东印度公司,亦或是佛郎机人、西班牙人,英吉利人,只要他们有船,有能力,有效率,都可以来竞标朕的运粮合同!”

洪承畴心头巨震!

与红毛夷签订合同,让他们的船来为大明运粮?!

这是何等样开天辟地般的想法!

自古以来,非我族类,其心必异。

历朝历代,对这些海外夷商,无不是防之又防,即便是开了海禁,也是严格限制。

而陛下竟要将性命攸关的运粮之事,交予他们?

朱由检仿佛看穿了他的疑虑,冷笑道:“亨九,你要记住一句话。利之所在,虽蛮夷亦可为友;义之所趋,纵骨肉亦能成仇!”

“朕与那些红毛夷谈的不是道义,不是邦交,而是生意!是白花花的银子!只要朕给的价钱公道,给的利润丰厚,他们就是朕最忠实的承运人,为何不用?”

这一番赤裸裸的利益剖析宛如醍醐灌顶,让洪承畴瞬间通透!

是啊!自己还是落了窠臼,总以华夷之辨看待问题。

而皇帝早已跳出了这个圈子,他看待的,只有可用与不可用!

“这便是商办之核心,”朱由检的声音继续响起,充满了诱惑力,“也是朕的第二味药,利以驱之!”

“为了激励这些海商,朕会给予他们想要的。第一,是名分!凡与皇家海运总办处签订长期合同,且完成优异者,朕可赐其皇商身份!”

“朕会免除他们承运船只的部分税收,甚至,可以开放一些特许贸易权给他们。比如关外紧俏的人参,北地特产的药材,又或者是你刚刚在江南整合的那些印着‘御造监制’金印的上品丝绸的出口配额!”

“朕给他们别人没有的货源,让他们去赚取十倍百倍的利润。亨九,你试想,当这些好处都摆在眼前,这天下的海船会不会像闻到血腥味的鲨鱼一样,疯狂地向天津卫涌来?”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