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1章 第780章 天赐良机,沪市急了! (1/5)
“林先生,其实我们还有个请求。”这时候,坐在校长旁边的一名副校长开口说道。
“请说。”林浩然疑惑地看向对方,说道。
他倒是没想到,对方居然还有要求。
“等京城大学恒声经济学院成立之后,我们想聘请林先生为经济学院的荣誉院长,同时也恳请林先生能在我们京城大学挂一个荣誉教授的头衔。
我们知道林先生事业很大,事务繁忙,这次能抽时间过来京城,已经是非常难得的了,而且此次林先生给我们带来的帮助实在是太大了,所以我们也不敢奢望林先生未来能够给京城大学学子们讲课。
但我们真诚希望,林先生能够接受这份荣誉性的学术头衔。”
副校长语气诚恳地继续说道:“这不仅是对您个人学识与远见的认可,更是将您与京城大学、与恒声经济学院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象征。
我们希望,当学院的师生们提起‘恒声经济学院’时,不仅能想到恒声集团的鼎力支持,更能想到您这位高瞻远瞩的荣誉院长和京大荣誉教授。”
无论是荣誉院长,还是荣誉教授,这本身就是一种无形的激励和标杆。
这个请求,分寸拿捏得极好。
它不再涉及具体的教学义务,而是侧重于荣誉性和象征意义,既表达了校方最高级别的敬意,又充分体谅了林浩然的实际情况。
像林浩然前世的那位阿里创始人马云先生,便受聘为香江大学名誉教授。
至于荣誉院长,就更好理解了。
林浩然提出让京城大学成立一个经济学院,而京城大学正好也有这样的需求,借此机会,如果能够让京城大学与林浩然彻底捆绑在一起,这对京城大学而言,并不亏!
林浩然闻言,微微一怔。
这个请求确实有些出乎他的意料。
荣誉院长和荣誉教授,这不仅仅是两个头衔,更是国内最为顶尖学府抛来的、代表最高认可与诚意的橄榄枝。
它将自己与这座百年名校的命运更紧密地捆绑在了一起。
他迅速在脑海中权衡。
接受它,意味着一种责任,即便校方言明不要求具体授课,但“荣誉”二字本身,就是一种沉甸甸的期许,他未来的言行,在一定程度上将与京城大学的声誉相关连。
然而,利远大于弊。
这不仅是对他个人贡献的肯定,更能够为“恒声集团”披上了一层璀璨的、具有深厚学术底蕴的金色外衣。
以后,从京城大学经济学院毕业的学子们,见到他,还得尊称他一声‘林院长’或‘林教授’。”
这个念头在林浩然脑中一闪而过,带来一种奇妙的感受。
这不仅仅是身份的叠加,更是一种社会角色和影响力的质变。
从此,他在公众眼中的形象,将不再仅仅是一位成功的商人、一位慷慨的捐赠者,更是一位得到了国家级学术殿堂认可的、带有“师者”光环的智者。
这份无形资产,对于他个人和恒声集团的未来,价值不可估量。
想通这些事情之后,林浩然这次没有太多犹豫。
他展颜一笑,温和地回应道:“校长言重了,能够得到京城大学如此厚爱,授予荣誉院长和荣誉教授的头衔,是我莫大的荣幸。
这份荣誉,我接受,虽然我可能无法像专职教授那样频繁授课,但我承诺,会持续关注学院的发展,在关键节点和重要活动中,只要时间允许,我定会尽力参与,与师生们分享我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
听到林浩然肯定的答复,校领导们脸上都露出了欣慰和满意的笑容。
他们要的就是这个“名分”和这份“牵挂”。
有了这个身份,林浩然与京大的联系就更加制度化、正式化,超越了单纯捐赠者与合作者的关系,成为了京大学术共同体中备受尊敬的一员。
这对于提升学院的声望和吸引力,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太好了!林先生,感谢您!”校长高兴地说,“我们期待着在您这位荣誉院长和荣誉教授的指引下,恒声经济学院能够开创一番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