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会都市 > 从水泥厂崛起:我能看见忠诚度 > 第774章 第773章 意外的曝光,全民好感度炸了!

第774章 第773章 意外的曝光,全民好感度炸了! (2/5)

目录

刘晓丽轻手轻脚地端来一杯热茶,姿态恭谨,眼神里却难掩对这国宾馆一切的好奇与惊叹。

林浩然接过茶杯,微笑着说道:“今天没什么正式安排,在房间里闷着也是闷着,出去走走?”

刘晓丽一怔,随即心头微跳:“您想去哪里?我,我对京城这一带还算熟悉一点,可以领路。”

林浩然啜了口茶,目光投向窗外更远的方向,那里隐约是京城旧城区模糊的轮廓:“暂时不用去那些名胜古迹,太扎眼,现在正是早晨,找点真正‘接地气’的地方,尝尝老百姓日常吃的东西。”

钓鱼台国宾馆自然给林浩然等人安排了丰盛的早餐,可他却没兴趣吃这些千篇一律的精致餐点。

好不容易身处80年代初期的京城,他想感受的,是真正属于这座城市清晨的烟火气。

“接地气?”刘晓丽一时没完全理解这个词的份量。

“嗯,”林浩然放下茶杯,嘴角勾起一丝玩味的弧度,“比如,豆汁儿?卤煮火烧?找个热闹的胡同,走走看看。”

他想起前世那些关于京城老小吃的传说,此刻身处1981年,正是品尝最地道风味的时候。

刘晓丽闻言,脸上露出几分讶异,甚至有点为难:“豆汁儿……那个味道,特别冲,很多外地人都喝不惯,卤煮倒是还好。”

她心里嘀咕,这位身家难以想象的香江首富,刚享受完国宾待遇,转头就要去挤胡同喝豆汁儿?

这反差也太大了。

“要的就是那个味儿。”林浩然不以为意,“听说过没喝过,今天正好见识见识,至于卤煮,就当主食了。

你去准备一下,换上最普通的衣服,越不起眼越好。”他特意强调了最后一点。

半小时后,两人出现在钓鱼台国宾馆附近一条僻静的街道上。

出门前,林浩然婉拒了政府派驻的人员跟随。

他并没有穿那身精致高档的西服,而是换上了一件崭新板正的藏青色中山装,中山装的领口微微敞开,露出里面一件浅灰色秋衣。

下身是一条深蓝色的劳动布裤子,裤脚被仔细地挽起一寸,显得利落又精神,脚上蹬着一双黑色的千层底布鞋。

刘晓丽换下了那身职业套装,上身是一件枣红色的腈纶混纺毛衣,针脚细密厚实,在秋日微凉的空气里显得恰到好处。

外面罩着一件藏青色的外套,款式简洁,但熨烫得十分平整,是这个年代最常见的款式。

她没有围围巾,颈间露出一截白色的确良衬衫领子,显得干净利落。

头发还特意编成两条辫子,不过不再是垂在肩侧,而是为了方便行动,在脑后整齐地束成了一个低马尾,用最普通的黑色橡皮筋固定着。

这身打扮走在秋意渐浓的京城街头,既不惹眼,又透着一种知识青年般的清爽与干练。

两人此刻的打扮,足以融入这个年代的京城了。

这个年代的京城,安全性还是不用担心的。

不过,林浩然还是特意让李卫东跟随在身边,他也经过了一身打扮,彻底融入了这个年代的京城,遇到突发事件的时候,李卫东也能及时应对。

而李卫国等人则是开着政府给他们安排的三辆普通的黑色京城牌轿车,在距离他们十几二十米外缓缓跟着,车窗紧闭。

林浩然三人换乘了两次公交车,最后在靠近前门一带下了车。

这里胡同交错,烟火气扑面而来。

青灰色的砖墙斑驳,狭窄的街道两旁是各种小铺,卖烟酒的、裁缝铺、早点摊子热气腾腾。

空气中弥漫着煤球炉子、炸油饼、大白菜和一种难以言喻的、混合着生活气息的独特味道。

自行车铃铛声清脆,穿着蓝色、灰色工装的人们来来往往,偶尔传来几声京腔十足的吆喝。

刘晓丽凭着模糊的记忆,带着林浩然七拐八绕,终于在一个稍宽的胡同口找到了目标。

一家挂着油腻腻布幌子的小店,门口几口大锅冒着腾腾白气,浓郁的、带着脏器特有香气和香料味的卤煮气息弥漫开来,夹杂着旁边豆汁儿摊那股标志性的、酸溜溜的发酵气味。

几张简陋的木桌条凳支在店外,已经坐了不少食客。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