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其它小说 > 崇祯的奋斗! > 第243章 第237章 剃发易服

第243章 第237章 剃发易服 (2/3)

目录

“巴达维亚总督?”福王眉头一皱,声音陡然拔高,带着怒意,“不过一商站头目耳!孤乃大明亲王,皇帝叔父,代表天朝上国!尔一介商贾,安敢与本王平坐,妄议国事?”

陆若汉忠实且文雅地翻译着,但“商站头目”这个词,还是让奴易兹的脸红一阵白一阵。

福王趁热打铁,逼问道:“陆先生,你再问他,岂不闻,在尔欧罗巴,可有哪家商号掌柜,能去与法兰西国王路易十三谈判签约的?”

“法兰西国王路易十三”这个词再次从陆若汉口中吐出时,奴易兹的惊愕更深了。  

  他都知道路易十三了.大明该不会和法国建立外交关系了吧?

一旁的福建巡抚熊文灿见状,赶紧起身打圆场:“王爷息怒,王爷息怒。红毛国人地处荒远,不懂我中华礼仪,情有可原,情有可原。”他这话也是说给陆若汉和奴易兹听的。

福王哼了一声,顺势坐下,脸色依旧沉郁:“大明怀柔远人,并非不愿通商。但规矩不能坏!”

他盯着奴易兹,通过陆若汉传话,放缓了语速,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味道:“这样吧,尔等归国禀报,一来一回,耗时太久。我大明,将派遣正式使团,远赴欧罗巴,直接与尔国那大议会洽谈。如何?尔国可欢迎天朝使节?”

奴易兹脑子飞快转动。拒绝?他没有那权力,不仅他没有,连东印度公司董事会都没有。那只有大议会和威廉执政才能决定。

不过他们也不可能拒绝大明的使团.荷兰又不闭关锁国,荷兰和大明也不是战争状态。而且现在的大明在欧洲的形象还是很光鲜的,就算大议会的老爷知道大明的使团要来,那也只会觉得倍有面子,搞不好要当成盛典来办。

想到这里,奴易兹深吸一口气,躬身道:“荷兰联省共和国……必定竭诚欢迎,东印度公司,也愿意为使团前往欧洲提供一切必要的协助!”

要的就是这句话!没有东印度公司带路,大明的使团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到地方?

福王脸上这才露出一点极淡的笑意:“好。那便如此说定。具体事宜,孤会派人与你接洽。”

几乎同时,朝鲜全州府。

原先的府使衙门,现在成了大金汗黄台吉的行营。屋里炭火盆烧得旺,却压不住一股子杀伐气。

黄台吉坐在主位,穿着貂皮袍子,脸色有些苍白,但眼神锐利。下面坐着莽古尔泰、阿敏、多尔衮、阿济格等几个大小贝勒,还有范文程、宁完我几个汉臣。

议题就一个:这打下来的朝鲜南部地盘,到底该怎么弄?

“要我说,抢完就走!退回汉城、平壤罢了。”莽古尔泰先开口,嗓门大,“这破地方,要粮没多少粮,要人尽是些软骨头,留着干啥?浪费咱八旗子弟的力气!”

阿敏也点头:“是啊大汗。朝鲜山多,民风又刁,咱人生地不熟,驻军多了耗粮草,少了镇不住。”

多尔衮年轻,想得多些:“通过朝鲜弄倭国的火器,是条路子。可为此陷在朝鲜,得不偿失。不如就让咱们立的那个傀儡王管着吧。”

黄台吉静静听着,等他们都说得差不多了,才冷笑一声。

“抢完就走?说得轻巧!”他目光扫过众人,“辽东好治吗?那不也让咱制服了?朝鲜穷,大明关内倒是富.不好啃啊!”

他站起身,走到挂在墙上的朝鲜地图前,手指点着全州,又划向南边。

“你们只看到朝鲜的油水不多,没看到这是个门户!没了朝鲜,咱就被毛文龙和郑芝龙锁死在辽东!有了朝鲜,咱进可大办水师,攻明朝东南海疆,退可通倭国取火器!这是大金的活路!”

他转过身,盯着几个贝勒:“倭人为啥肯卖火器给咱?还不是因为咱占了朝鲜,有了筹码!要是放弃朝鲜,咱都联络不上倭人!”

贝勒们不吭声了。道理是这么个道理,治理朝鲜这片山地的难处,也是实实在在的。

黄台吉见火候差不多了,目光转向一直沉默的范文程。

“范先生,你怎么看?”

范文程出列,躬身道:“大汗,诸位贝勒。治朝鲜,难在人心不服,阳奉阴违。”

“怎么办?”黄台吉问。

范文程顿了顿,吐出四个字:

“剃发易服。”

屋里静了一下。几个贝勒都看向他。

范文程继续道:“此举,看似小事,实是验其心志的试金石。顺者,便是真心归附,可予活路,甚至抬籍为包衣、为旗丁。逆者,便是顽抗之敌,可名正言顺地铲除,将其田产人口分赏将士。如此,方能去芜存菁,在大金国内,再造一个真正听话的朝鲜地方。”

黄台吉的眼睛亮了起来。好个“试金石”!好个“名正言顺”!

这法子,狠是狠,但能最快地分清敌我,把朝鲜彻底绑上大金的战车。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