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7章 第231章 你打你的,我打我的,以战代赈 (1/2)
第231章 你打你的,我打我的,以战代赈
这话像块石头砸进水里。
孙承宗花白的眉毛一抖,身子挺直了,声音有点颤:“陛下!此事……千真万确?”
崇祯点了点头。
“陛下!”孙承宗的声音高了起来,“朝鲜事我大明二百余年,忠心不贰,是东面的藩篱!昔日倭乱,我朝不惜国力,血战援救,才保下他的宗庙!如今建奴大举入寇,这是要灭国啊!若我天朝坐视不管,天下藩国会如何看?而建奴若得了朝鲜的土地人口,实力大增,将来必成大患!”
他越说越急:“何况如今我大明已能挫败建奴,正该乘此机会,大举援朝!只要黄台吉在朝鲜抢不到粮食丁口,明年春天,建奴国内乏粮,必生内乱!”
孙承宗的话在理,但这险冒得太大。崇祯的眉头皱了起来。
王在晋沉不住气了。他是兵部尚书,知道调兵遣将的难处。他冲孙承宗拱拱手,话很直接:“孙先生忧国忧民,心昭日月。可眼下是深秋,眼看就是寒冬!辽东湾要结冰,风大浪急,后勤艰难。朝鲜冬天也冷,我军进去,天寒地冻,补给跟不上,这仗不好打!”
他刚说完,杨嗣昌就接上了。杨嗣昌年纪轻,算账精,说话慢条斯理,却更戳心窝:“就算不计损耗,硬把几万兵马送到朝鲜,又能如何?八旗这次是饿红了眼去抢食的,凶悍异常。我军劳师远征,在人生地不熟的朝鲜腹地,与这等困兽决战……胜算能有多大?若有不测,九边精锐折在海外,京师震动,天下动摇!孙先生,这不是救藩属,是在赌国运!”
这话说得重。孙承宗脸色一沉,想反驳,却一时说不出话。王在晋和杨嗣昌的话也在理,他的策略赌性确实大了些。可眼睁睁看着黄台吉在朝鲜抢掠,他心有不甘。
崇祯一直听着,脸上没什么表情。等他们都说得差不多了,他才轻轻咳了一声。
所有的目光都集中到他身上。
“孙先生,”崇祯看着孙承宗,语气平和,“您老的心,朕明白。不过朕有更好的法子。”他顿了顿,声音清晰起来:“他黄台吉不是去打朝鲜吗?好,让他去打!他打他的朝鲜,朕打朕的漠南!咱们各打各的,看谁先撑不住!”
“陛下圣明!”王在晋第一个反应过来,眼睛一亮。杨嗣昌也点着头。这才是跳出困局的高招。
崇祯不再犹豫,立即下令:“传旨!”
暖阁里所有人都挺直了腰板。
“第一,给朝鲜的袁可立、麻承恩去旨,就四个字:‘小心冬守’!命他们放弃野战,收缩兵力,守住皮岛、江华岛几个沿海要塞和内陆大城的棱堡,保住朝鲜王室和抗金的种子!多发动朝鲜义军,袭扰建奴粮道,让黄台吉在朝鲜多吃苦头!另告毛文龙,谨守岫岩城过冬,养精蓄锐,若黄台吉明年春来不及返回,便是他大显身手之时!”
“第二,给孙传庭密旨!命他精选宣大骑兵并御前军前军,带足粮草,趁这大雪天,出其不意,直插漠南!目标:端掉黄沙堡城!打下之后,立刻护送苏泰太后和她儿子去镇海堡,把插汉部的大旗,给朕在草原上重新立起来!朕要让蒙古各部都看看,黄金家族的正统,还在!”
暖阁里众人脸上都露出了惊喜。皇帝这招厉害,出其不意!建奴定以为明军不会冒雪出兵,若孙传庭来场雪夜奇袭,没准真能拿下黄沙堡。
方略已定,阁子里气氛松了些。但崇祯没停下,他看向愁眉苦脸的毕自严:“毕尚书,山陕河南的灾情,怎么样了?”
毕自严正为军费发愁,猛地被问到民政,愣了一下,随即苦水就倒了出来:“陛下,不容乐观啊……陕西、山西,旱了又蝗,秋粮绝收,饿殍遍野。河南稍好,但也流民塞道。最难的是……是‘军民争粮’啊!”他重重叹气:“若减免灾区税赋,边军的‘民运粮’就没了着落,将士要饿肚子,会出乱子!可若不免税,继续催征,百姓没了活路,早晚得反!臣……实在是两难!”
这确实是崇祯在小冰河期遇上的最难选择题。灾情持续,不是“苦一苦”谁能解决的。
好在如今的崇祯,已有了办法。
“两难?朕看,未必。”他手指在桌上画了画,“朕有个法子,叫‘以战代赈’。”
“以战代赈?”毕自严懵了,黄立极也抬起头,杨嗣昌露出疑惑。以工代赈他们懂,这以战代赈,闻所未闻——其实也不是,隔壁黄台吉现在干的就是这个。文明人叫“代赈”,野蛮人直接叫“抢”。
崇祯看着他们疑惑的样子,不紧不慢地解释:“这‘以战代赈’,有三层意思。”
“其一,军队吸纳流民。孙传庭出兵漠南,需要大量辅兵、民夫转运粮草、修筑工事。传旨下去,此次随军民夫,优先从陕、晋灾区招募青壮。管吃管住,发饷银。这叫‘以战代赈’,先把一部分最不安分的人稳住,给条活路。”
几个大臣微微点头,这倒实在。
“其二,也是最关键的,”崇祯声音沉了下来,他站起身,走到墙上的大明舆图前,手指重重地点在西北,“诸位爱卿可曾想过,我大明为何要在陕西、山西养着几十万边军?以致今日‘军民争粮’,尾大不掉?”
众人面面相觑。
“防的是谁?”崇祯自问自答,手指在河套和土默特川一圈,“防的是河套的‘套匪’!防的是土默特川的蒙古人!”
“若孙传庭此次能一举收复土默特川!”崇祯的声音带着对未来的期许,“那我大明北疆的态势,将彻底改变!”
他越说越快,思路清晰:
“届时,便可大幅缩减榆林、宁夏、山西等镇的兵力!卸下这些耗粮耗饷的大包袱,从根本上解决‘军民争粮’!”
“精简出来的边军,一部分最精锐的,或调充昌平镇,加强京畿防务;另一部分,前出到水草丰美的土默特川屯田戍守,把那片地,从负担变成资产!”
- 多子多福树:每生一胎多一亩洞天连载
- 传奇:每天一条捡尸信息连载
- 纯阴总裁被逼双修镇寒毒连载
- 这个医生有系统连载
- 抱歉,小道只谈钱,不谈感情!连载
- 他这么贱,真是修仙之人?连载
- 你比北京美丽连载
- 这个影帝有点东西连载
- 盘龙:我能复制法则玄奥连载
- 一门三帝:我,赠送大残至尊骨连载
- 风听过她的告白连载
- 三国:季汉刘璋连载
- 清冷美人联姻后连载
- 出家为尼后,哥哥们跪求我还俗连载
- 隋唐:李渊悔婚,我去做大隋驸马连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