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9章 第233章 一切,都是为让我大明子民,能活下 (2/2)
他提及陕西粮荒,户部尚书毕自严的脸更苦了。
“陛下,杨侍郎算的是长远之利,老臣……老臣说的是眼前火烧眉毛的急事啊!”毕自严的声音带着颤音,“陕西六百里的加急,陕北八月不曾下雨,秋粮……已是颗粒无收!如今饥民塞道,易子而食……若再无粮赈济,民变就在眼前!西北一乱,则全盘皆崩啊!”
这话像块大石头砸在了暖阁里。连孙承宗和王在晋都沉默了。漠南的战略再好,也得有命等到收获的那天。西北要是现在炸了,就什么都完了。
崇祯听着,脸上没有什么波澜。他拿起矮桌上温着的黄花梨保温杯,轻轻抿了一口枸杞茶。
“毕卿所言,朕知道了。”他放下杯子,目光扫过众人,“西北的饥荒,朕比你们更急。”
他话锋一转,忽然问了个似乎不相关的问题:“黄先生,藩王动迁之事,办得如何了?”
黄立极一愣,忙答道:“回陛下,秦王、衍圣公已有奏报,周王、赵王、德王、鲁王……均已应诏,正在收拾行装,不日便可入京。”
在场的几人互看了一眼,心里都在嘀咕。藩王入京是好事,可与眼前这西北饥荒有啥关系?
崇祯看着他们疑惑的神情,嘴角微微动了一下,似有极淡的笑意。
“诸卿可知,朕为何急着召他们入京?”
没人接话。
崇祯缓缓道:“周王叔,在开封素有贤名,心系社稷。朕想好了,待他入京,便以大宗正之名,加钦差衔,代朕……亲赴陕西赈灾。”
这话一出,暖阁里静得鸦雀无声。几个大臣都愣住了。让藩王,还是周王这等亲王,去那饿殍遍野的险地赈灾?这.合乎《皇明祖训》吗或者说,符合靖难之役后的《皇明祖训》的精神吗?
崇祯不管他们的惊讶,继续说道:“周王叔身份尊贵,他亲临灾区,手持朕的尚方宝剑,便可强令陕、晋的宗室、官绅、富户,开仓放粮!谁敢阳奉阴违,推三阻四,便是对抗朝廷,周王叔可先斩后奏!”
他目光锐利起来:“由周王叔主持,一可显天家恩德,安抚民心;二可杜绝贪腐,让粮食真正落到灾民口中。这才是化解西北‘军民争粮’,平息民怨的救急之法!”
关于在粮食总量不足的情况下怎么吃饭崇祯上辈子可是有经验的!所以他要加给周王的担子,比他现在说出来的更大.只是有些问题,现在还不方便说。
他顿了一下,最后总结道:“漠南之战,是为我大明西北的饥民,从外面夺一碗饭吃。周王叔赈灾,是让我大明西北的饥民,从里面匀一口饭吃。”
崇祯的声音沉静而坚定,在暖阁里回荡着。
“一切,都是为了让我大明的子民,能活下去。”
“吃饭,最大。”
暖阁里良久无声。几位大臣这才恍然,皇帝的棋,下得比他们想得要远、要大。原来“藩王入京”这步棋,最终是落在了这里。
旨意很快拟好,发了出去。
北京的谋划,化作一道道文书,乘着驿马,奔向北方疆域的风雪之中。
而库库和屯的军令,也随着快马,传向了散布在草原上的蒙古部落。
土默特川广袤的雪原上,看似平静,却已是暗流汹涌。双方的庙算都已落定,接下来,就要用刀剑和鲜血来见真章了。
风雪,已至。
(本章完)
- 露满枝完本
- 小小驱魔人,从武馆走出的驱邪师连载
- 人祖传连载
- 港片:收手吧琛哥,你手下全是针连载
- 仙女饲养手册连载
- 修行成真连载
- 官梯之【基层公务员】连载
- 我在璃月当男神连载
- 红尘时代连载
- 四合院:重生傻柱开局相亲于莉连载
- 侯门夫妻重生后连载
- 女扮男装!男寝室友们都想掰歪她连载
- 魔尊撩完自己后翻车了完本
- 100块钱的媳妇完本
- 亮剑:从边区造到大国重工连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