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其它小说 > 崇祯的奋斗! > 第240章 第234章 粮票,出兵

第240章 第234章 粮票,出兵 (2/2)

目录

“王叔一点就透!”崇祯终于露出点真切的笑意,“这么做,就是要让陕西灾区、军区的百姓,都纳入这个‘粮票’体系。人人都在册,口粮有定数。虽吃不饱,但饿不死。只要饿不死,人心就乱不了!”

他总结道,声音平静却带着无比坚定的信念。

“这么一来,新的高迎祥、王嘉胤之流,还有什么土壤能冒出来?乱民,是饿出来的。若饿不死,又何来暴动?陕西不乱,高迎祥在河套能做出什么惊天动地的事业?无非就是以指挥使还是都指挥使招安,或者.剿灭!”

周王朱恭枵彻底明白了。他再次起身,整了整衣冠,对着崇祯深深一揖。

“陛下圣虑深远,这是救急的良策,更是固本的法子!臣……明白了!臣去陕西,一定竭尽全力推行此策!纵有千难万险,也绝不辜负陛下重托!”

崇祯看着他,眼里终于流露出些许欣慰。他也站起身,亲手扶起周王。

“好!王叔有这决心,朕心甚慰!陕西的乱局,大明西北的安危,朕就托付给王叔了!遇到阻挠,可先斩后奏!”

正说着,斋外传来一阵急促又轻巧的脚步声。司礼监秉笔太监王承恩弓着身子快步进来,手里捧着一份密封的文书。

“皇爷,大同孙督师衙门,六百里加急军报。”

崇祯脸上那点轻松立刻没了。他接过军报,拆开火漆,迅速扫了一遍。眉头微微皱起,但很快又展平了。

他把军报递给周王。周王和秦王凑一起看了。

“臣孙传庭谨奏:臣与曹文诏部已于黄沙堡完成集结,得步骑精兵两万,粮草器械均已齐备。虏酋阿巴泰仍盘踞归化城,动向不明,然我军锋锐已成,士气可用。苏泰太后并忠义王亦在军中,随时可奉之启程,直趋归化城,宣示大明册封,以招抚蒙古诸部……”

大同镇外的荒地上,天色灰蒙蒙的。北风卷着沙土,吹得军旗哗啦啦响,打在盔甲上砰砰作响。

队伍已经列好了阵,静静地等着。风里带着寒意,可队伍里透出的那股杀气,比风更冷。

孙传庭披着山文甲,外面套了件斗牛服,骑在马上立在一个小土坡上。他脸色严肃,把脚下的队伍仔细看了一遍。曹文诏按着腰刀站在他旁边,胡子扎煞着,眼睛里全是急着打仗的光。

这队伍排得整齐,和以前主要靠车营的时候大不一样。前面五个步军营方阵稳稳地站着。最前面是密密麻麻的长枪,枪头闪着寒光;长枪的空当和两边,是拿着鸟铳的火器兵,虽然天冷火绳不好点,可他们都受过训,还是保持着准备放的姿势。少数刀牌手分散在要紧的地方,准备近身搏杀。最显眼的是每个营后面那六门带车轮的将军炮,炮口都朝着北边。

一万骑兵分在两边。左边是曹文诏带的明朝铁骑,人披甲马也披甲,静悄悄的。右边是四千多蒙古骑兵,穿着皮袍,带着草原人那股野劲——就是不太能打,那是苏泰太后打着“眉清目秀”的蒙古王子阿勒坦找来的旧部。

中军地方,一辆结实的马车上,苏泰太后紧紧抱着裹在貂裘里的小儿子忠义王。她望着东南,眼神里既有回家的盼头,又有说不清的担心。

孙传庭深吸一口气,猛地抽出宝剑,指向北方,声音传遍了队伍:

“弟兄们!阿巴泰占了归化城,漠南不得安宁!这仗,就是要拿下归化,把漠南平定!立功受赏,就在眼前!”

“大明万胜!”曹文诏举刀大喊。

顿时,两万将士的吼声像打雷一样响起来:“万胜!万胜!”

号角吹响了,战鼓敲起来了。队伍像洪水一样开始往北移动。步兵迈着整齐的步子,炮车咕噜咕噜响,骑兵向两边展开。苏泰太后的马车也跟着动了,汇进了往北去的洪流.

(本章完)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