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其它小说 > 皇明 > 第490章 第485章 炼己筑基,培植心腹

第490章 第485章 炼己筑基,培植心腹 (1/7)

目录

第485章 炼己筑基,培植心腹

时间飞逝。

转眼之间,便又是半个月时间过去了。

在这半个月的时间里面,王好贤的黑旗像一道阴影,从松江府一路扫到嘉兴,所过之处,士绅们尽皆投降。

嘉善县城的城门楼上,原本该挂着大明龙旗的地方,此刻已换上“闻香教主”的黑旗。

知县周文彬捧着县印,领着三班衙役跪在城门下,身后跟着城中十几位士绅,每个人手里都提着沉甸甸的银箱。

他们听说王好贤拿下金山卫后,连徐阶后人都投了,便没敢做半分抵抗,连夜凑了五万两银子,等着献城。

王好贤的先头部队刚到城下,周文彬便喊着“愿随教主共襄大业”,把县城拱手相让。

平湖县更甚,士绅们不仅献城,还主动联络周边的佃户,说“明王出世,跟着教主有饭吃”,硬生生替王好贤拉了两千多流民入伙。

海宁卫也几乎没有做到什么有效的阻击,指挥使更是带头投降。

从始至终,海宁卫连一声炮响都没放,三千守军便成了降兵。

半个月下来,王好贤麾下的人数像吹气球般膨胀:

在松江府时还只有五万,拿下嘉善、平湖添了一万,收编海宁卫降兵又得三千,沿途被士绅蛊惑来的流民更是络绎不绝,等进了嘉兴府城,清点人数时,竟已凑足了十万之众。

不过这“十万大军”,多半是穿着破衣烂衫的流民,手里握着锄头、镰刀,甚至还有人拿着削尖的木棍,只有少数降兵和海盗穿着甲胄,握着正经兵器。

人多了,麻烦也跟着来了。

这些流民本是为了混口饭吃,进了嘉兴府城后,见府衙无人看管,便开始四处抢掠。

南街上的绸缎庄被翻得底朝天,掌柜的被按在地上打,只因为他藏了两匹好布。

西市的粮店更惨,粮囤被拆得七零八落,米粒撒了满地,几个老妇人想护着自家存粮,被流民一脚踹倒,怀里的粮袋也被抢走。

连城郊的农户都没能幸免,流民们冲进院子,牵走耕牛、抢走鸡猪,甚至有人放火烧了农房,只因为房主不肯交出藏在床底的几吊钱。

嘉兴府的百姓们躲在断壁残垣后,看着自家的东西被抢,看着亲人被打,哭声、骂声混在一起,却没人敢反抗。

流民太多了,像蝗虫一样,铺天盖地。

有个农户,儿子被流民打死,他想冲上去拼命,却被邻居死死拉住:“别去!去了也是白死!”

这老农跪在地上,看着儿子的尸体,眼泪混着泥土淌下来,嘴里反复念叨着“这日子没法过了”。

而王好贤也丝毫没有阻止混乱的想法,反倒是让人去抄那些士绅的家,以得到钱粮。

被流民反复折腾了数日。

嘉兴府很快就狼藉一片了。

而在另外一边。

志得意满的王好贤,却是在嘉兴府衙开始传教了。

府衙正堂被改成了闻香教的临时祭祀场所,地上铺着从士绅家里抄来的毛毯,中间设着一座三尺高的香坛,坛上插着九炷香,烟雾缭绕,把整个大堂熏得乌烟瘴气。

王好贤穿着一身绣着“弥勒佛”的锦袍,坐在香坛后的虎皮椅上,左右两侧站着十二天将、徐承业、侯承祖、白钦等人,每个人都神色肃穆,仿佛在参加什么神圣的仪式。

王好贤清了清嗓子,声音透过烟雾传出来,带着几分故作高深的威严:

“诸位可知,我闻香教为何能聚这么多弟兄?”

见众人都摇头,王好贤便继续道:

“此教乃我父王森所创。

当年父王在山东崂山采药,遇一白狐被困在陷阱里,父王救了它,那狐竟自断其尾相赠,尾尖有异香,能驱邪避灾,闻之者皆心悦诚服。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