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其它小说 > 皇明 > 第392章 第388章 拒索安边,驯化草原

第392章 第388章 拒索安边,驯化草原 (5/7)

目录

他顿了顿,眼神锐利如刀,一字一句道:

“如今辽东形势今非昔比,大明已收复开原、铁岭,我熊廷弼在此坐镇,建奴不足为惧。

他林丹汗若识相,便安分守己,好好领了赏银与互市的好处。

若是还敢得寸进尺,或与建奴暗通款曲,小心草原再也没有他察哈尔部的容身之地!”

这番话像一把重锤,狠狠砸在贵英恰心上。

他看着熊廷弼眼中毫不掩饰的杀气,知道这话绝非威胁。

眼前这位经略公,连努尔哈赤都能击败,收拾一个败亡的察哈尔部,简直易如反掌。

他再也不敢硬撑,脸色惨白地点了点头,声音发紧却还强装硬气:

“此、此话,在下一定带回给大汗!”

说罢,贵英恰几乎是逃也似的转身,脚步踉跄地走出白虎堂,连告退的礼节都忘了。

贵英恰的身影刚消失在白虎堂外,一直静立在熊廷弼身侧的谋臣周文焕便缓步上前。

他目光落在案上被茶水浸湿的军报上,眉头微蹙,语气带着几分凝重:

“明公,方才贵英恰的态度已然说明,林丹汗此次索求不成,心中必定积怨。

此人虽无能,却也记仇。

明面上或许因畏惧我大明兵威不敢造次,暗地里怕是会与赫图阿拉的建奴暗通款曲,甚至纵容部众劫掠我辽东边境的堡寨与屯田。

毕竟,察哈尔部经开原一败,部众缺粮少衣,若不能从大明得偿所愿,劫掠便是他们最直接的生路。”

周文焕常年辅佐熊廷弼处理边事,深知草原部落的习性。

这些草原人,一旦没有粮食过冬了,便会沦为流寇,此前蒙古部落趁大明边防空虚劫掠的先例,早已屡见不鲜。

“更需提防的是,皇太极新继汗位,必然急于立威,若派人许以好处拉拢林丹汗,即便只是让察哈尔部在边境牵制我军,也会给我辽东防务添不少麻烦。”

“哼,一个连两万骑兵都能被建奴几千人冲散的草包,也配当隐患?”

熊廷弼闻言,却是冷笑一声,眼中满是不屑。

“开原之战我虽未亲见,却也从俘虏口中得知详情。

林丹汗带着两万部众,遇上努尔哈赤,居然还想要坐收渔利,坐视附庸与建奴主力作战,导致附庸溃败,进而牵连本部溃败,士兵丢了牛羊、弃了兵器,只顾着往草原跑,连他自己的福晋都顾不上。

这般胆识、这般战力,就算心生怨恨,又能掀起什么风浪?”

他站起身,走到窗前,望着远处草原的方向,语气愈发冷冽:

“如今科尔沁部刚归附大明,内喀尔喀五部也有亲明势力,只要我传一道令,让这两部出兵夹击察哈尔部,林丹汗刚遭重创的部众,连抵挡的力气都没有。

要么战败投降,要么逃往漠北,这漠南草原,自然再无他的容身之地。”

周文焕闻言,心中的担忧稍减,却又想起另一桩事,问道:

“明公所言极是,只是科尔沁与内喀尔喀两部,虽眼下亲附大明,却也未必能长久。

草原部落向来‘强者为尊’,若日后大明军力稍有衰退,或是他们自身势力壮大,恐怕也会生出二心,重蹈林丹汗的覆辙。”

这话正好说到了熊廷弼的心坎里。

“你说得对,这才是真正的难题。自洪武、永乐以来,我大明对付草原部落,无非是‘军事镇压’与‘羁縻安抚’两策。

成祖五征蒙古,打得草原部落望风而逃,可他老人家一驾崩,边患便又起;后来的‘羁縻’,不过是封王赐爵、开放互市,却管不住部落首领的野心,该劫掠时还是劫掠,该反叛时还是反叛。”

他叹了口气,语气中带着几分无奈:

“说到底,草原的症结在于‘流动性’。牧民逐水草而居,没有固定的居所,没有稳定的生计,一旦遭遇天灾或是部落衰败,便只能靠劫掠为生。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