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2章 第211章 金殿策问,君恩如昼 (2/6)
众贡士目光流连,暗自思忖:这些地方,日后或将成为他们的办公之所?
然而新鲜过后,众人肃立静候,不敢稍有喧哗。
“嗡嗡嗡~”
直至辰时钟鼓齐鸣,浑厚的《朝天子》乐声中,沉重的门轴发出龙吟般的嗡鸣。
贡士们这才整肃衣冠鱼贯而入,但见皇极殿前的丹陛如琼台悬于云端,以首辅方从哲为首的读卷官们身着绯袍玉带,如群星拱月般立于高阶。
殿试虽无黜落之忧,但同进士与三鼎甲之间,恰似这丹陛的九级台阶:
状元可直入翰林院修撰(从六品),榜眼探花授编修(正七品),而同进士出身者多外放七品知县,其间云泥之别,往往需半生宦海沉浮方能弥合。
是故,无人敢轻视殿试。
殿试发挥好了,能少走十年弯路。
辰时一刻,午门钟鼓骤鸣,浑厚的声浪在紫禁城上空回荡。
司礼监太监手持拂尘在前引路,天启皇帝朱由校身着明黄龙袍,头戴鎏金翼善冠,在众内侍的簇拥下缓步而出。
他虽面容略显倦色,但那双如炬般的目光扫过殿前众贡士时,仍透着摄人的威仪。
三百余名贡士早已屏息肃立,闻礼官一声高唱,齐刷刷跪伏于地。
青石板上顿时响起一片额头触地的闷响,在肃静的广场上格外清晰。
“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众人山呼万岁之声如潮涌起,朱由校微微颔首,龙袖一振道:“庚申科会考,朕要你们考出风采来!“
语毕,皇帝侧首回望,目光掠过身后丹陛上肃立的阁部重臣,之后落座龙椅。
时任首辅方从哲手捧黄绫圣旨,立于丹陛之上,声若洪钟地宣读制诰:
‘奉天承运皇帝制曰:
朕绍承大统,夙夜忧勤。惟今国用不足,府库虚耗,边饷匮竭,民力疲敝。
夫生财之道,古有常经,然时异势殊,岂可拘泥?
尔诸生学通今古,其各抒所见,详陈理财之方:或言盐铁之利,或论漕运之弊,或究税亩之法,或辨节用之道。
务求上不病国,下不扰民,使公私俱足,缓急有备。其悉心以对,朕将亲览焉。’
殿前肃穆,方从哲宣读的策问之声如洪钟回荡,众考生凝神细听,待听清题目竟是“国用不足,何以理财”时,不少人神色骤变。
竟不是考校四书五经的章句义理,而是直指理财治国之实务!
那些终日埋首经卷的贡士们,此刻指尖微颤。
他们熟记“生财有大道”的圣贤训导,却未曾深究过盐课如何厘清、漕粮如何转运、边饷如何筹措。
有人盯着考卷上的“理财”二字,恍惚间竟觉得墨迹游移如蛇,一时不知从何破题。
队列中隐约传来窸窣的叹息。
苦读十年圣贤书,落笔时方知“治国平天下”原是这般沉重。
然而亦有目光如炬者。
卢象升负手而立,眼底锋芒乍现。
他早从《皇明日报》的字里行间嗅出风声:天启元年辽东战事吃紧,太仓银库见底,陛下必问生财之策。
昨夜他还与友人笑言:“若考理财,当以刘晏之法清盐政,以张居正之志核田亩”,不想今日竟一语成谶!
他瞥见身侧同考攥皱的袍角,心中暗叹:这些只知“子曰诗云”的书生,怕是要将《周礼·泉府》的旧论翻来覆去,哪及得上自己遍历州府时亲眼所见的漕弊、矿税?
- 地球第一领主连载
- 异界入侵?一把抓住炼化成游戏!连载
- 失忆之后我多了个大佬情人完本
- 八零小木匠随军连载
- 在各个世界当爸爸[快穿]完本
- 长生,从升级祖宅开始连载
- 末日序列车队:我能升级物资连载
- 重生相遇,我被天仙倒追连载
- 穿越斗罗大陆,觉醒武魂鸿蒙镜连载
- 脑洞杂货铺连载
- 苟官完本
- 奸臣每天都想弄死我连载
- 华娱之学院派大导演连载
- 【快穿】娇软炮灰又被反派抱走了连载
- 崛起之第三帝国连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