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2章 第270章 攻坚克难,孕科技树 (3/4)
“除了银钱物料,还有什么难处需要朕出面协调?尽管说来。”
孙元化沉吟片刻,小心翼翼的说道:“启禀陛下,仿制燧发枪与迅雷炮,涉及诸多西洋技艺,臣等虽有心得,却仍需精通此道者点拨。依臣之见,此事或可借助耶稣会的力量,他们之中,不乏精通算学、力学的传教士,且与西洋工坊多有往来。”
说罢,他偷偷抬眼观察朱由校的神色,又补充道:“臣知晓陛下对传教之事多有顾虑,臣绝无引其传道之意,只求借其技艺,助我朝攻克难关。”
朱由校闻言,脸上表情并无波动。
他对耶稣会确实心存戒备,那些人千里迢迢来大明,名为传教,实则未尝没有窥探国情的心思。
但转念一想,眼下正是用人之际,纠结于门户之见反倒因小失大。
“无妨。”
他摆了摆手,语气果决。
“只要是能为我大明所用的,管他是耶稣会还是西夷工匠,都可用。他们想传道?朕不允。但想借技艺换口饭吃,朕给他们机会。”
“说到底,不管黑猫白猫,能捉老鼠的就是好猫。只要能造出坚船利炮,些许手段又算得了什么?”
孙元化闻言,松了口气,躬身道:“陛下圣明,臣明白了。”
接下来的半个时辰,朱由校索性放开了话题,让三人详细讲讲西夷的近况。
从荷兰人的战船如何坚固,到西班牙人的火炮射程有多远;从佛郎机的工坊如何组织生产,到西洋的算学图谱有何精妙之处……
孙元化三人各有侧重,说得绘声绘色。
尤其是谈到战船时,张焘眉飞色舞地描述着荷兰“夹板船”的构造:“那船底用铁皮包裹,不怕礁石撞击;甲板上能架二十门火炮,两侧还各有十门,开火时如雷霆贯耳,我朝的福船、广船与之相较,确有不及。”
朱由校听得入了神,手指在案上比划着船型,忽然道:“如此说来,我大明不仅要更新火器,战船也得革新?”
“陛下所言极是!”
茅元仪接口道:“臣在《武备志》中曾收录过西洋船图,只是苦于无实样参照,未能深究。若能仿其形制,再配上咱们改良的火炮,往后沿海倭寇、西洋海盗,皆不足惧!”
一番畅谈下来,朱由校只觉胸中积郁的迷雾被吹散不少,眼前的视野豁然开朗,原本模糊的强国蓝图,此刻已勾勒出清晰的轮廓。
他深知,自己脑子里那些来自后世的知识,虽浩瀚如星海,却大多是空中楼阁。
就像此刻若说要大明造一艘能乘风破浪的航空母舰,别说工匠们闻所未闻,恐怕连所需的钢铁、引擎、乃至最基础的力学原理都无从谈起。
要造航空母舰,那无异于痴人说梦。
但与孙元化、张焘、茅元仪三人深谈之后,他总算摸透了大明如今的家底:
有能工巧匠,却缺精密技艺;有冶铁工坊,却少淬火良方;有火器基础,却无系统理论。
这般实力,步子迈得太大容易扯着筋,唯有脚踏实地,一步步往前挪。
正思忖间,一个念头如电光石火般在他脑中炸开。
“军事上要追赶西洋,民用器物上也不能落后。”
朱由校忽然开口,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语气里带着几分笃定。
“诸位想想,既然枪炮能改良,那织布的纺车、耕地的犁耙,为何不能革新?”
他看向三人,进一步解释道:“就说那纺纱机,若是能仿西洋之法改良,再添些巧思,让一架机子抵得上十架旧纺车的效率,织出的布匹又细又密,远超寻常货色,到那时,将这些布匹运到南洋、西洋,岂止是赚回外洋银子?怕是能让那些西夷的织布作坊都关门歇业!”
这话一出,孙元化三人皆是一怔。
他们素来只知钻研军械,从未想过“纺纱机”这等民生器物竟也与强国大业有关联。
朱由校见状,继续说道:“西洋的好东西,咱们要学,就像他们的火器、战船,确有过人之处。但学来之后,不能只当摆设,更要琢磨着如何超越,他们的纺车快,咱们就造更快的;他们的犁耙省力,咱们就造更省力的。
如此一来,既能丰衣足食,又能赚回银子供养军队,岂不是两全其美?”
这番话,如同一道惊雷,在三人心中炸响。
- 巡山校尉连载
- 人在美利坚,双穿童话世界!连载
- 斗罗:我的日记让唐三众叛亲离连载
- 御兽从契约一条龙开始连载
- 大明黑帆连载
- 霍格沃兹的渡鸦使者连载
- 人从完美写日记,仙子们都震惊了连载
- 重生后嫁给亡夫他大哥连载
- 洪荒:从西方开始修补世界连载
- 鼠鼠修仙:开局福地洞天种田发展连载
- 华娱之我是一名历史片导演连载
- 人在篮坛,速成BOSS连载
- 极品女神连载
- 这个影帝不务正业连载
- 拯救悲惨主角(快穿)完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