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其它小说 > 皇明 > 第352章 第349章 抄家追赃,触目惊心

第352章 第349章 抄家追赃,触目惊心 (1/6)

目录

第349章 抄家追赃,触目惊心

销金窟内的硝烟尚未完全散去,地上的血迹还在凝结。

但杨涟的目光,已经不在张士显、王威身上了。

该是荡清蓟镇污秽的时候了!

“都堂,张士显、杜应魁、王威的家丁还有千余散落在城中,方才抓捕时趁乱逃了,要不要立刻派人搜捕?”

一名标营参将快步上前,躬身禀报。

杨涟微微颔首,眼神凝重:“不仅要搜捕,还要严查他们的落脚点。这些人都是张士显的死忠,手里有刀有粮,若是放任不管,轻则劫掠百姓,重则煽动骚乱,必须尽快肃清。”

话音刚落,他又想起更关键的隐患。

张士显驻守的石门寨、杜应魁曾守的喜峰口、王威掌控的古北口,这三处皆是蓟镇抵御鞑子的咽喉要地,如今主将被擒或死,营中必定还有大量亲信旧部。

若是不趁此时机迅速接管防务,一旦这些人得知消息,轻则隐匿罪证、私吞军饷,重则煽动士卒哗变,甚至可能私通外夷,给草原上的蒙古部落可乘之机。

“草原上的部落,从来都是见风使舵的豺狼,得防着他们!”

杨涟低声自语,对于这些鞑子的秉性,杨涟心知肚明。

明军强盛时,他们带着牛羊前来朝贡,歌功颂德,端是能歌善舞。

可一旦蓟镇防务出现漏洞,他们便会化作饿狼,挥师南下,劫掠蓟州百姓的粮食、牲畜,甚至掳走男丁为奴、女子为婢,这般惨剧,在蓟镇的史书上早已屡见不鲜。

想到这里,杨涟不再犹豫,转身看向一旁正指挥士卒清点俘虏的刘渠,说道:“总镇,如今事态紧急,需劳烦你将标营的指挥权暂时交予本钦差。蓟州城的搜捕与安抚百姓之事,我会处理。

请总镇即刻与李参将一同前往三屯营,调集那里的经制兵,分头赶赴石门寨、古北口、喜峰口,务必以最快速度铲除张士显、杜应魁、王威等人的亲信,接管三地防务,稳定军心!”

“此番行动既要迅速,也要谨慎。若是遇到拒不交权的顽固分子,可先将其控制,切勿激化矛盾引发兵变。三地乃是京师北大门,绝不能在此时出任何差错,给鞑子可乘之机!”

刘渠心中一凛,瞬间明白了事情的轻重。

他虽为蓟镇总兵,却也清楚此刻自己的首要任务不是掌控兵权,而是守住边关。

若是三地防务崩溃,别说他这个总兵之位保不住,整个蓟镇都可能陷入战火。

他当即抱拳躬身,语气郑重:“都堂放心!末将这就与李参将出发,定不负所托,五日之内,必肃清三地乱党,稳定防务!”

说罢,他不再耽搁,转身便去召集标营的核心将领,交代蓟州城的防守事宜。

李鸿基也快步走到杨涟面前,郑重行礼:“都堂,属下随刘总兵前往三屯营,韩虎兄弟与属下的亲信会留在您身边,若是遇到任何危险,可即刻书信传来,属下会立刻率军回援!”

此话说完,李鸿基又转头看向韩虎与身边的十余名亲卫,说道:“都听好了!我不在的日子里,你们的唯一任务就是保护都堂安全,哪怕是拼了性命,也绝不能让都堂受半分伤害!”

“请李将军放心!我等定护都堂周全!”

韩虎与亲卫们齐声应道,眼中满是坚定。

他们刚刚经历过销金窟的死战,早已将杨涟视作蓟镇百姓的希望,自然不会有半分懈怠。

李鸿基点了点头,最后看了杨涟一眼,便转身跟上刘渠的脚步,朝着城外疾驰而去。

马蹄声渐渐远去,扬起一阵尘土,消失在蓟州城的晨光之中。

杨涟站在原地,望着两人离去的方向,又看了看身边忙碌的标营士卒、浴血未歇的韩虎等人,以及被押在一旁、垂头丧气的张士显等人,心中涌起一股沉甸甸的责任感。

他深吸一口气,转身对身边的文书道:“即刻拟写两道文书。

第一道,通告蓟州城百姓,张士显等反贼已被擒获,朝廷定会彻查蓟镇积弊,归还百姓被侵占的田产与克扣的军饷,安抚民心。

第二道,快马送往京师,向陛下禀报蓟镇平叛之事,并奏请派遣官员前来协助清查账目、接管防务。”

“是!属下这就去办!”

文书躬身领命,脚步匆匆地退出内堂,生怕耽误了安抚民心与上奏朝廷的要紧事。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