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会都市 > 诸天火红年代,冰箱每日刷新 > 第262章 第259章 258国内助理人选建议不凡背景

第262章 第259章 258国内助理人选建议不凡背景 (1/6)

目录

阳光明和贺振中,一前一后走出书房,餐厅里已然飘散着饭菜的香气,瞬间包裹了二人。

刘雅娟正指挥着家政人员将最后一道汤端上桌,那是一只沉甸甸的紫砂汤钵,里面是奶白色的腌笃鲜,汤面浮着几点金色的油星,咸肉、鲜肉与嫩黄的春笋在汤中若隐若现。

见到他们出来,刘雅娟的脸上立刻绽开热情的笑容,“老贺,光明,快过来坐,菜都齐了,就等你们了。”

餐桌上是六道色香味俱全的菜肴,显然是用心准备的,荤素搭配,浓淡相宜。

居中是一盘清蒸东星斑,鱼身优雅地侧卧在长盘中,剖了花刀处嵌着嫩绿的葱丝和火红的椒丝,像给鱼披上了彩衣,淋着亮晶晶的薄芡,更衬得鱼肉雪白剔透。

旁边是一盘油光锃亮的红烧肉,方方正正的五花肉块,肥瘦层次分明,颤巍巍地透着诱人的酱红色,仿佛轻轻一碰,那层晶莹的肉皮就会在舌尖化开。

一盘碧绿生青的清炒菜心,只取最嫩的部份,炒得恰到好处,翠色欲滴,嫩得仿佛能掐出水来。

一盘金黄酥脆的炸烹大虾,个个都有小儿拳头大小,虾壳炸得蓬松酥脆,隐约可见里面饱满的虾肉。

一盘家常的麻婆豆腐,却做得毫不含糊,红油赤酱,雪白的豆腐块浸润其中,上面撒着细碎的翠绿葱花,麻辣鲜香的气味隐隐飘来。

还有那砂锅腌笃鲜,热气腾腾,汤色奶白醇厚,咸肉的咸香、鲜肉的丰腴与春笋的清新,在长时间的笃煮中完美融合,散发着咸鲜滋味。

“刘阿姨,您太客气了,做了这么多菜,辛苦了。”

阳光明看着这一桌丰盛得近乎隆重的菜肴,心中暖融融的,这不仅仅是饭菜,更是一份沉甸甸的情谊,是他远在异国他乡时常常怀念的温暖。

“不辛苦,不辛苦,你难得回国一趟,必须得好好招待。”

刘雅娟一边熟练地用公筷给他布菜,先夹了一块最肥美的鱼腩,又添了一块颤巍巍的红烧肉,一边笑道:“也不知道你在国外吃的习惯不,听说那边都是面包牛排,生冷东西多。今天做的都是家常菜,你尝尝合不合口味,看是不是以前那个味儿。”

她的话语里充满了长辈的关切。

贺振中走到靠墙的楠木酒柜旁,打开玻璃柜门,略一审视,取出一瓶白色瓷瓶的茅台酒。

他笑道:“今天高兴,光明回来,又谈了这么一件利国利民的大好事,得喝两杯庆祝庆祝。”

他平常自律甚严,注重养生,午餐最多浅酌两小盅,今天却主动开了酒,可见心情确实极好。

刘雅娟了解丈夫的脾性,知道他是真开心,也没多说什么劝阻的话,只是转身去餐具柜里拿了三个小巧的白瓷酒盅过来,一一摆放在各人面前。

阳光明连忙起身,从贺振中手中接过酒瓶。

他先给贺振中面前的酒盅斟满,然后又给刘雅娟和自己倒上。

“来,光明。”

贺振中端起那不足一钱的小酒盅,神情郑重,目光炯炯地看着阳光明,“欢迎你回国,也为你这份不忘家乡、报效国家的心意,干一杯!”他的祝酒词简洁而有力。

“谢谢贺伯伯,刘阿姨。”阳光明双手捧杯,姿态放得很低,与二人轻轻一碰,杯壁发出清脆的“叮”声。

然后,他将那小酒盅里的白酒一饮而尽。

一股热辣醇厚的暖流顺着喉咙滑下,瞬间在胃里散开,化作一股暖意涌向四肢百骸。同时,一股浓郁而独特的酱香在口腔和鼻腔中萦绕。

这熟悉而强烈的口感,是他在国外喝任何洋酒都从未体验过的,是属于故乡的、深刻在记忆里的味道,带着一种情感上的冲击力。

“吃菜,快吃菜,压一压。”

刘雅娟忙不迭地又给他夹了一筷子清炒菜心,关切地说道:“这酒烈,空肚子喝容易上头,喝慢点。”

席间,气氛融洽温馨。

贺振中不再谈论工作上的话题,而是问起了阳光明在斯坦福的日常生活细节,美国西海岸的风土人情,以及港岛近期的社会见闻。

阳光明也捡着有趣能说、不涉及敏感领域的事情分享了一些,比如校园里的趣事、硅谷新兴科技的萌芽、港岛市井的繁华景象,引得对国外充满好奇的刘雅娟不时发出惊叹,连连追问细节。

贺振中听得仔细,偶尔插话问一两个关键问题,比如美国高校的科研机制、风险资本的投资偏好,或者港岛作为自由港的运作特点,显示出他这位身处内地的领导干部,对外部世界并非一无所知,而是通过文件和内部资料保持着相当的关注,有着自己的思考和洞察。

一瓶茅台酒,就在这轻松愉快的交谈中,你一盏我一杯地见了底。

贺振中脸上泛起了红光,话比平时多了些,眼神却依旧清明。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