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会都市 > 诸天火红年代,冰箱每日刷新 > 第107章 第106章 105热闹的早点摊

第107章 第106章 105热闹的早点摊 (1/5)

目录

第106章 105.热闹的早点摊

周日清晨的阳光,带着几分吝啬,仅从那扇狭小的窗格里,斜斜地挤进几缕细密的金线。

它们懒洋洋地铺在水泥地上,映出窗棂模糊而略带扭曲的影子。

阳光明难得睡了一个彻底的懒觉。

紧绷了一周的神经,如同骤然松开的琴弦,在这完全属于他自己的休息日里,彻底松弛下来,沉入一种近乎麻木的、包裹全身的安逸,就连骨头缝里都透着久违的酥软。

窗外,弄堂的晨曲早已开演。锅碗瓢盆叮叮当当,碰撞出生活的节奏。主妇们清脆响亮的沪语招呼声此起彼伏,穿透薄薄的墙壁,织成一张热闹的网。

“彩云阿嫂,今天小菜场有新鲜带鱼伐?阿拉屋里厢老头子念了好几天了!”

“冯师母,你煤球炉生好了伐?借个火头引一引!阿拉屋里这只炉子今天有点‘搭浆’,不争气!”

“哦哟,陈阿婆,你这鸡毛掸子借我用用好伐?窗台高头灰积得老厚了……”

阳光明翻了个身,脸颊埋进带着阳光烘烤后暖融融味道的枕巾里,隔壁姆妈和阿爸刻意压低的交谈声清晰地钻进耳朵。

姆妈张秀英的声音轻柔,带着点家常里短特有的絮叨和关切,像溪水一样流淌。

阿爸阳永康那边的回应则低沉、简短,带着一种惯常的沉稳,偶尔夹杂着搪瓷杯盖轻磕杯沿的清脆响声,像某种沉稳的节拍。

这属于家庭的、嘈杂而安稳的烟火气,丝丝缕缕,带着体温,将他温柔地包裹。

在这个口号震天、旗帜火红的年代里,这方小小的、略显拥挤的前楼,就是他心中最踏实、最温暖的巢穴。

日头渐渐爬高,将那几缕吝啬的阳光拉长、变亮,光影在水泥地上缓缓移动,阳光明这才慢悠悠地坐起身。

他伸了一个缓慢的懒腰,身体里仿佛沉睡的零件被唤醒,骨骼发出一连串轻微的、令人舒适的咔哒声,如同重新组装了一遍,充满了舒展后的畅快。

他趿拉着塑料拖鞋,踢踢踏踏地走到狭小的天井。

天井一角堆着些杂物,另一角是公用的水龙头和水斗。

他快速地用冷水抹了把脸,冰凉的触感瞬间驱散了残存的睡意。潦草地刷了牙,清凉的薄荷味在口腔弥漫。毛巾擦过脸时,带着粗布的质感。

重新返回光线昏暗的前楼,姆妈张秀英正佝偻着腰,在屋子里忙碌。

她拿着那块洗得发白的抹布,用力擦拭着旧木桌的边角,动作带着一种习以为常的专注。她的额角沁着细密的汗珠,在透过窗棂的光线下闪着微光,几缕花白的头发被汗水粘在鬓角。

阿爸阳永康端坐在旧木桌旁的那把看起来还算结实的靠背椅上。

他双手捧着那个印着红双喜字样的搪瓷杯,杯口氤氲着袅袅白气,他正小口啜饮着滚烫的茶水,目光却落在对面糊满旧报纸的墙壁上,眼神有些空茫,似乎在想着心事,又仿佛在那些密密麻麻的铅字里寻找着什么被遗忘的角落。

“姆妈,阿爸。”阳光明拿起搭在椅背上的半袖白衬衫,利落地套上,手指灵活地扣着纽扣,只随意地系了一半,领口松松地敞着,“早饭我不在家吃,和几个老同学约好了,上午聚一聚,中午也不回来吃饭。”

张秀英闻声立刻转过身,手里还攥着湿漉漉的抹布,脸上瞬间堆满了关心:

“中午也不回来?外头吃老贵的呀!你身上钞票带够没有?姆妈再给你拿点……”

她说着就要放下抹布,去掏围裙口袋。

“姆妈,够了够了!”阳光明连忙上前一步,轻轻按住母亲那只布满老茧、略显粗糙的手背。

他的笑容温和又带着年轻人特有的笃定,像暖阳一样试图安抚母亲的忧虑,

“就是几个老同学,随便找个地方聚聚,聊聊天,讲讲闲话,花不了多少铜钿。

你和阿爸中午弄点好吃的,炖个蛋,或者买点小黄鱼,现在家里条件好了,不要省。我回来听你讲。”

阳永康抬起眼。

他的目光像老旧的探照灯,缓慢而仔细地扫过儿子整洁的衣着、梳理过的头发,最终落在他坦然平静的神情上。

他沉稳地点点头,喉结上下滚动了一下,发出的声音不高,却带着一家之主特有的分量感,沉甸甸的:

“去吧。路上当心点,人多的地方莫要轧闹猛。”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