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会都市 > 文豪1978:我得给文坛上堂课 > 第47章 一首诗当见面礼

第47章 一首诗当见面礼 (1/2)

目录

招待所的房间内,煤油的味道夹杂着樟脑丸的气息。漆面斑驳的深棕色的写字桌上摆放着一盏煤油灯,不过里面没有煤油。窗户冲着外面的东四街道,拉上灰格子粗布窗帘,屋内立马暗了下去。

白色的床单磨损严重,不过洗的很干净,床单的不起眼的角边儿被人用烟烫了一个洞。脏兮兮的木门后面放着深红掉色的脸盆架,牡丹样式的脸盆静静地摆在上面,架子顶部挂着一条毛巾。

脚架下面放着一个痰盂,上面印着「讲卫生」三个大字。刘一民将东西放好,洗完脚后,一屁股坐在了招待所的床上。

接着整个人呈「大」字躺下,左右翻腾了几下,将酸痛的身体拉伸,肉体和灵魂重新磨合了一遍后才闭上了眼睛。不到五分钟的时间,已经睡着了。

邹获凡回到编辑部,一群编辑擡头围着他,问刘一民长什幺样?是大学生还是年纪大的「大学生」。这年头,各种年龄段的大学生都有。燕大招生有限制,但年龄最高也限制在入学年龄是30岁。

「很年轻!」

「有多年轻?」有编辑好奇地问道。

「20出头的小伙子,精精神神的,看起来就有一种蒸蒸日上的样子。个子也很高,跟那个赵振凯..北岛差不多高,但是看着比他有精神,更真实......没有很多诗人有的那种忧郁的感觉。」

邹获凡本来想说的是故作忧郁,但是又觉得不合适,去掉了'故作'两个字。

「真想见一见我这个小老乡!」葛落在一旁说道。

邹获凡笑着说道:「坐了那幺久的火车,太累了,年轻人得休息一会儿,人都来了,还愁见不到面,大家都好好看稿子吧!」

说完,邹获凡率先坐下,拆开自己旁边一麻袋的稿子,挑着看了起来。越看稿子越觉得没意思,擡腕看了看时间,发现离中午开饭的时间还早,于是叹了一口气硬着头皮继续看。

如此三四次后,邹获凡再也没有了看稿的心情。

「老邹,我看你还是别硬着头皮看了,我这个小老乡把你搅的心神不宁的。」葛落将自己桌前的稿子推到一边,接着说道:「杀两盘?」

「你这是想趁我心神不宁的时候将我军啊?来来来,我让你见识见识什幺叫做大师!」

邹获凡索性也不再看稿,两人找了一个没人的办公室,开始摆起了象棋。

.......

等刘一民听到外面「咚咚」的敲门声时,已经是下午一点半了。随便套上衣服,胡乱的抓了几把头发,拉开了木门后面的铁插销。

门外的邹获凡手里面端着一个饭盒,还有一瓶汽水,看到刘一民打开门,终于松了一口气。

他中午下班的时候跟葛落来叫了一次刘一民,可是怎幺敲门都没开门。葛落觉得肯定是刘一民太累了,还没睡醒,两个人索性作罢。吃完饭,邹获凡专门用自己的饭盒给刘一民打了一份饭,怕他饿肚子。

好在门敲开了,再不敲开,邹获凡都准备让人撬门了。

刘一民晃了晃脑袋,让自己的意识稍微清醒了一点,赶紧让邹获凡进来。

「一民,看来你真是累坏了。你赶紧吃点,吃完再睡!」

邹获凡放下饭盒和汽水,又看到刘一民热的满头大汗,便到水房接了一盆凉水,给刘一民洗脸。

「邹编辑,不用,我自己来。」刘一民接过湿哒哒的毛巾,没有让邹获凡给他擦脸。

饭盒里面上层是红绕肉,下层是米饭加上炒白菜。刘一民确实也饿了,狼吞虎咽的吃了起来。邹获凡怕他噎住,催促着他喝汽水。

打了一个饱嗝后,邹获凡开始向他介绍起《诗刊》,从《诗刊》的创建和发展说起,大概就是说《诗刊》多幺多幺的牛,在文坛诗歌分类里面是多幺多幺的权威,以后有稿子要记得投他们之类的。

邹获凡又讲起了北岛和芒可等人找他的事情,刘一民已到燕京的事情,邹获凡还没有通知几名诗人和《人民文艺》的崔道逸,他想让刘一民多休息休息,多在《诗刊》里面走动一下,多……

「一民,你怎幺看现在的诗歌的创作方向?」邹获凡终于忍不住问道。

「邹编辑,我看了几期《诗刊》。我认为目前的诗歌创作方向跟我们所处的历史时代是分不开的,不仅是诗歌还包括文学小说。从十年的阴云中刚刚走出来,人们有太多的想说的,但又不知道应该说什幺。

就像是一个人终于从迷雾里面走了出来,他反而更迷茫了,不知道接下来该怎幺走。所以诗歌的创作,必然是各种风格都有,但一个主体思路定然是批判和反思,加上对未来的向往。诗人和作家的思想从集体主义开始到个人自由主义过渡。」

刘一民简简单单地说了几句,邹获凡听到后对眼前这个年轻人又是刮目相看,能超脱于诗人本身的身份去看诗坛,这本身就是很了不起的。

邹获凡看饭盒已经见底,离自己离开的时候不远了,终于问出了最后一个问题:「一民,最近有没有写诗?有的话,正好免了寄信这个流程。」

刘一民皱了一下眉头,邹获凡看到后赶紧说:「没有也没关系。」

「老邹,既然来了总得给你们一个见面礼。最近没有,不代表现在没有,我想一想!」刘一民站起来说道。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