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2章 第320章 离落 (3/4)
“显穆。”
太皇太后的呼唤打断了他的思绪,他上前一步,恭敬道:“臣在。”
张氏带着丝怀念,“第一次见到你的时候,你还是个少年,仁宗皇帝见到你之后,回来兴奋的和我说,他见到了一个麒麟子。
等到你十二岁横压三百州,高中状元,普天之下都回响着你的名字,我也知道了什么是麒麟子,能做常人所不能,能为常人所不能,才是真正的麒麟子。
后来永乐朝你入仕后,两次三番救东宫于水火之中,仁宗皇帝和我都感激你,仁宗皇帝能在波云诡异的争端中顺利登基,你功不可没。
你的忠谨和赤诚,我都看在眼里,宣宗皇帝也从小听你的故事长大,只可惜仁宗和宣宗皇帝都天不假年……”
张氏微微叹了一口气,纵然过去了许多年,甚至就连自己都走向了生命的尽头,她依旧忍不住的有些悲伤。
李显穆也垂首低声啜泣,“历代先帝对臣,皆是信重,臣铭感五内,铭记在心,只希望大明能够繁荣昌盛,方不负历代先帝之恩重。”
“是啊,你的诚谨,我都看在眼中,宣宗皇帝早逝,这偌大的大明,该走向何方呢?
唯有你最值得信任,于是我维持宣宗时的状况,甚至给了你更大的权力,你也没有让我失望,如今的大明很昌盛,井井有条,很好,我相信,只要这样下去,以后也会更好。”
“你看皇帝。”
张氏指着朱祁镇,轻声道:“他是宣宗皇帝的嫡长子,宣宗皇帝驾崩前,除了大明社稷,最放心不过的就是他,日后大明社稷和皇帝都交给你了,让他做个明君,让宣宗皇帝的威名不堕,也不枉你和宣宗皇帝君臣叔侄一场。”
张氏很聪明,她知道李显穆和朱祁镇的关系并不亲近,没有太多私人交情,于是以宣宗皇帝做筏,让李显穆照顾宣宗皇帝的子嗣。
这个聪明的女人啊,一辈子都是最贤良淑德的模样,在如今的民间以及朝廷上,流传着一句话,“长孙皇后、高皇后是听过最贤良的皇后,太皇太后是我等见过最贤良的皇后。”
在古代,对于一个女人而言,这是何等高的评价呢?
此刻,她马上就是踏入死亡黄泉了,她依旧关心社稷江山,多少皇帝都做不到,多少皇帝都败坏祖宗的江山,不在乎万千的子民。
无论从哪方面来看,她都值得一个史书上的最高评价。
李显穆目中大恸,叩首道:“大明万岁万安,臣定然会尽心竭力,辅佐天子,安定大明。
绝不会辜负诸位先帝信重。”
语中满是坚定,可心中却忍不住生出几丝彷徨,他自然会尽心竭力,可孙太后和皇帝,真的会给他这个机会吗?
太皇太后逝去的太快了!
哪怕再给他三年的时间,局势也将再为之一变,那时他将铸造起铜墙铁壁,纵然是皇帝,他也能掰一掰手腕。
“我相信。”
太皇太后的声音越来越轻,渐渐低不可闻。
殿中点燃的烛火,随着殿外微风的吹拂,明暗不定,咻呼之间,甚至有被吹灭的。
“太皇太后!”
殿中掌事姑姑首先一惊呼,孙太后立刻上前探气息,只一试,手一抖,悲怆高声道:“太皇太后,薨了!”
轰!
李显穆等人不能上前,却通通伏在地上,而后殿中响起彻亮的哭声,皇帝朱祁镇上前哇哇大哭起来。
大哭几声后,孙太后站起身来,发出了她的第一道命令,“太皇太后薨逝,普天同悲,立刻着光禄寺为太皇太后准备葬礼,此事依旧交予内阁督办。”
十九部改制后,所有和皇家有关的礼仪,都移交给了光禄寺,礼部只负责和国家有关系的,比如皇帝的登基大典。
考成法实行后,内阁从各方面来看,都已然成为了十九部的半个上级,万事不经过内阁都办不成。
光禄寺属于胡濙分管的部门,他闻言先是望了李显穆一眼,李显穆微微点头后,他立刻上前应声,“臣等遵旨。”
孙太后自然看到了二人之间的小动作。
心中虽然有些气愤,但方才刚刚在太皇太后面前许诺,此时也不好发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