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会都市 > 重生:我的80年代 > 第186章 送上门的财路

第186章 送上门的财路 (2/3)

目录

它的来路,无非两处:港城和内地的国营磁带厂。

最后一个条件,母带。

虽然拿市场上的普通磁带也能刻,但想想看,用盗版刻盗版,那效果肯定是一言难尽的,咱不能拿消费者当傻子,那你就是个傻逼。

想保证产品在市场上的竞争力,质量必须把好关。即便用正版磁带刻,仍然不是最好选择。

唯有母带。

这玩意只有一个出处,专业的磁带制作公司,搁后世叫作唱片公司。

但凡解决这三个条件,在哪里搭个棚子,也就可以开干了。    李建昆正心猿意马的时候,小王咋呼一嗓子道:“诶!这不是那个万勇吗?”

李建昆的思绪被拽回,循着他的视线望去,可不是。

随着高第街的兴起,万勇也是鸟枪换跑,搞了间门面房,听见有人喊他名字,戳在铺子里,搭眼朝门外探来。

一眼就认清来人,实在是李建昆给他留下的印象太过深刻。

他这辈子做买卖,唯有的一次把货源渠道都卖出去的不堪往事,正是犯在这个姓李的手上。

“哟,你几位来了。”

万勇心里其实并不舒爽,上回那个姓陈的过来,火急火燎带走一些小饰品,说是回去选款,结果呢,到现在都没个信儿。

忒不讲究!

他后来才意识到,自己或许又被利用了一把。你让他怎么爽?

不过终究是老主顾,开门做生意的,总不至于摆张臭脸。

李建昆踱步走进铺子,瞅着墙壁上挂着的服装样品,一脸稀奇,半墙喇叭裤,特眼熟!

跟徐庆有出给他的那批喇叭裤,不能说毫不相干吧,只能说多半款式一毛一样。

“万老板,你是不是有个北方客户,姓徐?”

万勇怔了怔,心说你咋知道的,可不就有嘛。表兄弟二人,另一个姓刘。算是他的头号大客户,上回一次性进走五万块的货。

“咋了,李生认识?”

李建昆呵呵一笑,没再多说。这事说巧也巧,却又在情理之中,万勇是高第街最先做服装买卖的,瞅着这店铺规模,如今应该仍然保持着数一数二的地位。

徐刘表兄弟摸到羊城,这年头能上哪去进货?

正常能打听到的,只有高第街。

找上万勇,不算意外。

铺子里除万勇,还有一个小伙店员,这会正在接待客户,李建昆晃荡一圈后,路过一面柜台时,顿住脚,眼神落在柜台里侧一角,那旮旯搁着两副吃灰的玩意。

万勇凑过来,顺着他的视线望去,皮笑肉不笑道:“李生喜欢?你这次要是找我上点货,我送你,北方不是总下雪吗,戴着不刺眼。”

李建昆侧头,笑眯眯问:“卖不动?”

万勇无奈耸肩,“挺好的玩意啊,港城那边好卖的很,我说拿来试试水吧,谁知道咱内地人不稀罕。”

这是两副墨镜,国际通俗称谓叫蛤蟆镜。

为啥这么说呢?

因为它在国内确实还没流行。

李建昆盯上它的原因特简单,它很快就会流行,甚至可以说马上。

人类是视觉动物,五感中视觉是最直接的,看影视剧几乎是所有人都具备的爱好,那么总有一些影视剧会给你留下深刻印象。

他的脑子里,自然也有些,其中有一部叫作《大西洋底来的人》。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