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其它小说 > 山海见诡:梦幻、颠覆和虚实难辨的脑洞故事 > 第6章 第 6 节 蜕皮

第6章 第 6 节 蜕皮 (1/18)

目录

邻居老太,108 岁高龄,算命先生算了阳寿,说她能活 2 个甲子年。

据说,她长寿秘诀来自幼年经历,那时正值义和团时期,大人们热衷于斩蛇,她误饮了蛇血后,大蛇托梦说它没死,在修金身,一甲子就能修好一半,它会保佑她延年益寿。

谁知,快到 2 个甲子年时,我发现她不对劲了,老太太的瞳孔,开始呈现出动物特有的,斑驳纹理的暗金色......

1

我初识李德富和他的老母亲,是在三年前的冬天。

那天我们同乘一辆进屯的小三轮,路途颠簸、天气寒冷。他抱着他的母亲——宛如怀抱婴儿般小心翼翼地搂着,让她枕着自己双腿休息。

我看着这对如同对调了身份的母子,压下心底的怪异,把棉衣借给她取暖,李德富感激地向我道谢,我问起他是哪里人,去屯里干嘛。

“湖南岳阳的,来投奔亲戚。”

李德富憨厚地笑道。

我瞥向瘦弱的老太太,她脑袋僵硬地耷拉着,脸上也尽是枯黄死灰之色,喉咙上的皱皮轻轻颤动着,浑浊的双目半眯半睁。

我不由得多看了她两眼,而就在那一两次的视线交汇中,我看到她一双瞳孔竖起,布满褐纹,偶尔会刺出一线幽邃的金光。

我吓了一大跳,再想细看时,却只看到一双昏黄浑浊的老眼。

2

回到屯子,本以为和这对母子的缘分也就尽了。可第二天一大早,村主任老赵就找到了我,哐哐哐地敲门,不由分说就把我拉到村委会。我进门一看,李德富正抱着他妈,恹恹地坐在一旁。

原来他们要投奔的那家亲戚,早就没在屯里住,据老赵说,是 97 年香港回归前就搬走了。这两母子也不知道多久没和人联系,就这样没头苍蝇一样撞上门,他们也没带几个钱,就睡在那破屋子墙角,差点没冻死。第二天被乡亲发现,两母子只说得出我的名字,就把我给找来了。

“你说这可咋办吧?送救助站去?”

我看着蜷在一起的李德富和老太太,想了想,不忍地摇头。

“算了吧,救助站……老太太这身体怕是撑不住。学校里,不是还有几间空屋吗?把柴禾课桌什么的清出来,能住。”

李德富母子就这样住了下来,我在屯子里的小学支教,学校一直差个小卖部,我就安排德富在操场边上的一间土胚房开了个小卖铺,给学生卖点零食和汽水。我和另外两个老师都抽烟,因此他铺子里也进了些烟。

李德富是个憨厚老实,脸上常挂笑容的人,他身材魁梧,国字脸,留着板寸短发,虽说是南方人,却比屯子里的男人更像个东北大汉。他性格也开朗热忱,开了小卖部,生活好转以后,隔几天就往我屋里各种送酒送菜。冬天提着镰刀上山砍柴,一捆一捆地给各家堆门边,夏天下河捞鱼,也是一筐一筐地送人。

德富妈则依然是一副沉默寡言的样子。她的身体随着生活好转变得健康多了,皮肤犹如枯木逢春,变得略有血色,这让我最大的担心(她活不过那个冬天)放下,她得的不论是什么病,显然都已经转好。但她神色依旧阴沉,不苟言笑,也不怎么爱搭理人。终日披着件老棉袄,佝偻着腰,入定般坐在操场的角落,宛如一截从地底下翻出来的古树虬根。

老赵说,老人不都这样嘛。

和自己儿子正相反,德富妈十分悭吝爱财。有天晚上我去店里拿烟,碰见德富正给她洗脚,我当时没带钱,就记了赊账,第二天白天把烟钱还给了李德富。可自打那之后,每次德富妈看见我,都会用昏黄浑浊的眼珠紧盯着我。

“姜老师,你还欠 5 块钱烟钱呢。”

“德富妈,我已经还给德富了。”

目录
返回顶部